湛江特色文化 游鱼

今天我想分享的湛江特色文化是:遂溪北坡“游鱼”。几百年来,遂溪北坡游鱼表演代代相传,从未停歇,在不断的传承与发展下,游鱼活动也越办越大,越办越好。2018年,遂溪北坡“游鱼”入选广东省第七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遂溪北坡的游鱼习俗,起源于清朝康熙年间,至今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遂溪县北坡镇老圩属于沿海坡地地形,无山无河,早年,常受旱灾之苦,相传有一年春天,暴雨连降数日,雨水没过北坡老圩所有旱坡地,成群结队的鲤鱼游到坡地边嬉水觅食,村民们认为雨水是它们带来的,视它们为水神。从此,每年元宵节期间,人们都会举行舞鱼灯、拜神灵、游村社活动,寄寓游“鱼”带水,有鱼就有水,鱼带水来,鱼多水多,水多不旱,目的是乞求风调雨顺,年年有鱼、物阜民丰。

遂溪北坡游鱼又称鱼灯,每年大年初三一过,北坡圩家家户户就开始备竹篾,扎鱼灯,游鱼的气氛就越来越浓了,鱼灯制作分为扎鱼、糊纸、彩绘组装等工序,先用竹篾绑扎好鱼的外形,再用纸或布糊裱,然后用彩色颜料涂色并绘制鱼鳞,鱼腹内固定蜡烛或小灯泡,装上把手。个个精工细作、技艺独到,色彩绚丽、形态优美令人爱不释手。随着时代的发展,北坡游鱼在传承的基础上,形式与内容更为丰富,游鱼行列加入舞龙、醒狮、舞鹰雄等多种环节;夜间的北坡游鱼热闹非凡,犹如挤身神话故事中的海底龙宫,一派人鱼共舞的欢庆景象。

了解湛江民俗风情,敬请关注、点赞、收藏“敏影时光”,我将继续为您分享湛江独特的文化妙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