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就是我的人生经历对于洛坝“先人为主”的第一印象
初到洛坝时,那时正值酷暑。
乘车从柳林镇政府大院出发,顺着蜿蜒的矿区公路,溯河而上。这里地处秦岭北麓,属秦岭千万条侧脉的一支余脉。河水清清亮亮地在宽阔的河床上流过,汤汤荡荡地向南流去,与其它水系相汇相融,汇聚成一条名叫“乳牛河”的大河,在崇山峻岭间跌宕,经过一段艰涩的旅程之后,流入嘉陵江……最后投身于长江。
洛坝,其实就是这样的大山深处的一条峡谷——一个大山深处狭长幽深的山沟。这就是我的人生经历对于洛坝“先人为主”的第一印象……·
吉普车终于抛弃了这条清澈的河流,穿过一个叫“峡口”的村落,朝另一个方向驶去,开始在石子路上蹦跳着向上爬行。
山很陡,被林木和野草葱翠着;沟很长,满目的绿韵似无尽头。在吉普车上,如同乘坐着一叶扁舟,在绿色的海子中游弋起伏。清风轻轻地滑过发梢,鸟儿的欢啼使人抖落一路颠簸之疲惫,浓郁的绿洗濯出心灵的一方宁静1沿途不时掠过的一个个小小的村庄、或者七八户人家,平仄在峡谷的皱褶处——宁静得令人心醉……青瓦红墙的村舍前,见车通过,不时有顽童扬手高呼嘻笑,并在车后追逐一阵。寂静的峡谷、寂静的大山,宁静的村落、朴素的瓦舍,要不是那家家屋前舍后的电视卫星接收天线——提示着这里同样受到了现代文明的熏染,我倒真以为“时光倒流”人一个朴纯的境界里!
当吉普车嘎然一声停下时,我才发现在我沉思的时候已到了目的地。下车、进入办公室,一打问才知要采访的对象不在厂区。虽说有点懊恼,但毕竟沿途的那种激情,足以掩盖此刻失落的心情。来了,就到厂区里浏览一番,也算是与洛坝第一次并不亲密的接触。
再一次来到洛坝时,已是仲秋之季。
车队从古城出发,一路向东行进。我乘坐着邻县副书记的三菱越野吉普,在感觉上比上一次要舒服得多。一路上与姜书记交谈着,话题总是离不开“三农”。农民、农村、农业——似乎与这次活动的主题相去甚远,但是,我从这位县委副书记的言谈中,感受到了他心中的深深忧虑。农民是一个弱势群体,突然我想到一部名为《失语的乡村》的长篇小说,心中不由怦然而动:失语的岂只是乡村?!农民,不可置否是一个弱势群体,但不是唯一、也不是最后的弱势群体。
与这位在农村工作中多年担任领导职务的县委副书记一路深谈着,时而慷慨、时而忧虑、时而伤悲…竟然忘记了饱览沿途的景色。当司机轻声提醒时,我们才余兴未尽地止住了话头。
目光投向窗外,一座现代雕塑撞入眼帘——洛坝集团的徽
标放艺术地镶嵌在中央,分外耀目。忽然间我心头浮起出发前刚读过的那首诗(更像是企业宣言):
洛坝人——/用心血和汗水/创建辉煌/建成了有色金属工
业基地/创新了洛坝机制/造就了优秀职工队伍/创造了现代物质文明/铸造了洛坝之魂/铺就了成功之路……
这就是洛坝、这就是镶嵌在陇南大山深处的一颗璀璨夺目的明珠?带着许多疑问和探究的心理,我随着人流进入矿区参观;而心中另一个念头则是:洛坝集团骄人的业绩中,是否掺杂着别的一些“水份”什么的……
参观完一、二号矿井,又到选业公司各个车间进行了观摩。其间,集团艺术团还为大家表演了一场威风锣鼓。那宽阔的场地上高高飘扬的“帅”旗、那帅旗两侧硕大的绣着“威”“武”二字的猩红大囊,似乎是对这千百年来沉山寂水的挑战,似乎喻意很深。而那精湛的表演,更赢得大家的热烈掌声。各新闻单位的记者更是跑前跑后,忙着抢拍精彩的镜头。后进入办公区,那茸茸的草坪沁着生动的绿、中心花圃鲜花似锦;园林式的布局,使人恍惚觉得置身在某个公园一角。当按部就班地参观完职工艺术作品展、荣誉陈列室,又观赏完一部反映企业发展历程的专题电视片后,我内心的疑问早已消遁得无影无踪,反而在内心深处生发出一些强烈的震撼。在这里,“洛坝”已不仅仅是一个地域名,而是已经升华、成为一种象征,一种精神。是“洛坝人”共同凝聚成的一种强大的力量,敢于挑战、敢于超越;这是一种强势的现代竞争意识,与科学化管理手段张扬出强大精神魅力;这是一种企业外部形象与企业内部凝聚力有机融合的思想理念——独具特色的企业文化战略的体现。
在企业文化研讨会期间,曾与洛坝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总经理张国栋先生有过短暂的接触。这位中等身材体型并未发
胖的企业老总,给我最初的印象似乎是一位学者,若不是他以主人的身份出现在许多场合,向大家介绍集团公司的发展情况,是不能想象他的演说家的才能的。当我面对面和他交谈时,这位在企业集团中的领军人物,似乎内敛了许多。那一刻张国栋先生界定在我心目中的“儒商”形象,被另外两个字眼“大帅”所替代。因为他超前的思维、他的战略目光、他丰厚的学识积淀和科学求实的态度,无愧于一个企业集团的统帅。当谈到成绩时,他谦逊地说这都归功于企业领导集体的团结,归功于“洛坝人”的齐心协力。好一个齐心协力!难道,这不正是企业不断发展最持久的动力吗?
会议期间,洛坝集团还在县城礼堂专场演出了《洛坝之魂》、《情系洛坝》两场大型文艺晚会,大部分节目取材于身边的人和事,时代气息浓郁,感染力很强,从不同的侧面,折映出了“洛坝人”创业的艰难与昂扬向上的奋斗精神。
我反复思考着这样一个问题、一个值得令人思考的现状:陇南的企业大多是资源型企业,而资源毕竟是有限的。要把企业真正地做强、做大、做久,就需要转型,需要突破制约企业发展的瓶颈……好在与陇南企业界像张国栋先生这样的精英人物接触时,我了解到他们早就意识到了这一点,特别是洛坝集团,早就朝这个方向发展了;另外,还有许多企业,已把须触伸到了农业产业及其它领域。
两次洛坝之行,感受截然不同。第一次我沉醉于山光水色,因为哪是大自然给予人类的馈赠;这一次我感慨于在这金山银水中默默进取的人——洛坝人!
“洛坝人
将以
追求卓越为目标
回报社会为己任
满怀豪情,与时俱进
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洛坝,绿色的洛坝!
洛坝,令人心动的洛坝!洛坝,永远的洛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