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没站相、坐没坐相”?别错怪孩子,可能是这个原因哦......

开学啦~孩子们都还好吗~
有的家长和我们反馈,老师发回来的照片,别的小朋友总是坐得笔直,我家孩却总是歪歪扭扭葛优瘫。
别的孩子玩游戏、社交互动的时候总是很专注投入,我家孩子却总是容易被干扰,
甚至在没有任何干扰的情况下也坐不直、站不正,总想找个地方依着,让人看着就难受!!!

为什么孩子总是“站没站相,坐没坐相”呢?
如果没有专业经验,那么就会总结出像下面这样的原因:
孩子就是懒,能躺着就不坐着。
这是孩子态度问题,孩子能坐好,就是不愿意不好好坐着。
孩子是因为昨晚没睡好/刚运动完/上课时间长,就是太累了。
孩子就是顽皮,不知道规矩,才会坐得歪歪扭扭的。
这些原因看起来好像都很符合常理,但实际上孩子坐姿不端正的原因很可能另有乾坤,比如以下三条:
1.触觉失调
触觉失调并不只是对衣物等的过敏、对拍打的不敏感和对触觉的寻求,
还会导致注意力不集中。
这会让孩子容易被其他事物或声音所干扰,使得孩子坐立不安、难以保持端正的坐姿。

2.前庭觉失调
在前庭觉失调的表现中,包括好动不安、不听指令,
这会让孩子经常搞破坏,容易兴奋,还会导致孩子的自控能力差。
前庭觉失调的两种类型如下:
前庭迟钝:前庭功能是大脑的“门槛”,如果孩子前庭迟钝,就是孩子的“门槛”太高了,导致信息无法进入孩子的大脑,那么大脑就无法给孩子作出指令性的反应。如此一来,孩子就容易注意力不集中、感觉失常,没办法进行其他的反应。
前庭敏感:前庭功能敏感就是前庭传导了过多的信息,导致孩子大脑处理不过来。前庭敏感的孩子有一个特点——他的短时记忆非常好,但记得快忘得也快,所以孩子的注意力维持时间也会很短,自然也就难以端正坐姿。

3.本体觉失调
安坐能力不仅要考虑规则建立的问题,还需要考虑孩子自身的运动能力,
这就涉及到本体感知能力了。
如果孩子本体觉失常、背部力量不佳、脖子力量不足,那也同样不能坐姿端正。
同时,肌张力的高低也会影响孩子的安坐能力。
如果肌张力过高,需要消耗的体力就多,维持坐姿的时间就更短;肌张力过低,就难以支撑身体长时间保持姿势。

总结
一个孩子如果总是坐姿不端正
还可以从感统、注意力、大运动等方面出发,寻找问题的原因。
很多因素都会影响到孩子的坐姿
解决孩子的问题永远不能只看到一方面呀!
有趣、实用的感统、注意力、大运动训练还有很多。
如果您需要专业指导?可预约咨询体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