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优眠临床部主任刘菊湘:糟糕的精神分裂症,为什么会找上我?
精神分裂症是一种很常见的、慢性的精神障碍疾病。
患上精神分裂症的患者,常表现为性格改变,如不理采亲人、不讲卫生、对镜子独笑等。
如果病情进一步发展,即表现为思维紊乱,病人的思考过程缺乏逻辑性和连贯性,言语零乱、词不达意。

此外,比较典型的症状,还有妄想与幻觉。
所谓妄想,即毫无事实根据的想象,如认为有人要谋害他,或者以为自已是伟大的发明家或盖世英雄等。
幻觉可以有视幻觉、听幻觉、味幻觉等,如看到“鬼魅”,听到别人在议论他,觉得食物都有苦味等。

精神分裂症如此糟糕,为什么会找上我呢?相信很多人都都有此疑问,今天我们就简单的来了解一下:
1、一个人的个性特征是和患精神病有一定的关系的。
性格同的人所患上精神病的概率也是不一样的。
如表现孤僻、冷漠、不爱交往、过分敏感、兴趣缺乏等分裂样人格者,易患精神分裂症;而自我中心、暗示性强、好表现自己、易激动等人格者易患癔症。
这些都是属于导致出现精神病的病因的因素。

2、躯体疾病和自身代谢因素是引起精神病的病因之一。
近年来,不少工作者从生化代谢方面进行大量工作,推测可能因代谢异常产生有毒的代谢中间产物,影响大脑功能而致病。
某些躯体疾病,如感染、外伤、代谢、内分泌、营养缺乏等疾患,可导致大脑功能紊乱造成精神障碍。
机体在不良状态下,如疲劳、月经等亦可诱发精神病的发生,如月经周期性精神障碍。

3、与遗传因素也是有关的。
调查显示,精神分裂症患者亲属中的患病率,要比正常人的患病率要高很多,血缘关系越近,精神分裂症的患病率越高。
分子遗传学研究提示了与精神分裂症有关的易感基因位。
有关孪生子的研究预告也显示,精神分裂症单卵孪生的同病率比双卵孪生一般高4~6倍,寄养子也是如此。
发病年龄越小,遗传因素作用越明显,我国卫生部门调查显示儿童精神分裂症72例中,36%有阳性家族史。

4、环境因素对本病的起病有一定影响。
多数患儿是在精神刺激的影响下诱发起病,如父母责骂或受惊,遭老师批评及与同学争吵等。
一般情况下,在生命早期发生的一些环境因素似乎增加了患精神病的危险。
这些精神分裂症病因因素包括母体严重营养不良、妊娠期内的病毒感染和围产期的脑损伤等。

5、神经生化方面的异常也与发病有关。
近几十年来的神经生化研究发现,中枢神经系统的单胺类递质在精神分裂的发生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6、精神刺激也可能与此相关。
任何人的生活都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我们总是会在生活中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和挫折,如亲人的离去、事业的不顺、家庭关系紧张等。
若是因为这些不良的事情而受到强烈的刺激,则很有可能会导致精神分裂症的出现。

怀疑有精神分裂症时,应及时到精神心理科诊治。
如确定为精神分裂症,应进行药物治疗,剂量应由医师根据患者的病情决定。
同时,待病情基本好转时,应加强心理治疗,使病人对自己的病有所认识,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则应鼓励他们参加集体劳动,增加与社会的接触,开展适当的文体活动等。

当病情缓解以后,还需在医生的指导下坚持服药,切勿自行停药或减药,过早停药极易复发。
精神分裂症和心脏病、肝脏病等一样,也是一种疾病。
应该正确对待,不应自卑,只要认真治疗,注意修养,是可以恢复正常生活的。
版权声明:部分内容、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作分享之用,如果分享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者所标来源非第一原创,请联系小编,我们会及时审核及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