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百年堂——阿胶生产工艺大揭秘!!

2023-03-27 16:54 作者:阿胶那点事  | 我要投稿

阿胶的生产工艺用传统术语说叫做修治。阿胶的修治,程序相当复杂,大致说来,关键程序有十几道,依次为泡皮、刮毛、焯皮、化皮、靠汁打沫、过滤、沉淀、出胶、切胶、晾胶、翻胶、擦胶等等。

今天我们就来把阿胶的修治术语解释一下:

【冬板】专指冬季剥取的驴皮叫“冬板”。

【春秋板】春秋季剥取的驴皮称为“春秋板”。

【伏板】夏季剥取的驴皮称为“伏板”。

【打沫】又叫提沫,专指阿胶制备中除去杂质的过程。

【挂珠】胶液浓缩至一定程度后,用胶铲挑起。胶液呈连珠状流下,这种现象称之为“挂珠”。

【砸油】是指胶液中加入植物油后,将胶液与油类进行混匀的过程。

【吊猴】胶液浓缩至一定程度时,用胶铲挑起,胶液则悬吊于胶铲上形如猴状,称之为“吊猴”。

【发泡】又叫发锅,胶液浓缩至一定浓度,辅料加完后,文火加热一段时间,在胶液表面将鼓起较大的气泡,如馒头状,俗称“发泡”。

【醒酒】胶液加入绍酒并浓缩到一定浓度后,或胶锅中出现“发泡”现象即将要出胶时,停止加热,使锅内的热气自然逸出,胶液内无油泡、气泡,这个过程称之为“醒酒”。

【挂旗】又叫挂铲,胶液浓缩至一定程度后,用胶铲挑起,胶液粘附于胶铲上呈片状缓缓坠落,这种现象称为“挂旗”。

【胶凝与凝胶】胶液熬成后,趁热倾入已涂有植物油的凝胶盘内自然使胶液凝固成大胶块,此过程称之为“胶凝”,所得到的固体胶构之为“凝胶”,又叫“胶坨”。

【开片】将胶坨切成一定规格小胶片的过程,称之为“开片”。手操作要求刀口平,一刀切过,以防出现刀口痕迹。

【闷胶】又称伏胶、瓦胶、瓦箱,开片后的小胶片,在晾胶床子上阴晾数日后,整齐地装入木箱内,密闭闷之,称之为“闷胶”。

【晾风】:是指将瓦胶箱中经过“闷胶”的胶块拾出,摆放在晾胶床上,把胶块上已闷出的水分挥散掉的过程。    


百年堂——阿胶生产工艺大揭秘!!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