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登的“抗中”邀请,莫迪拒绝了,想让印度当炮灰,还是太天真
最近,面对加入北约的邀请,印度外长苏杰生直接拒绝,并表示,北约模式不适合印度,这标志着美国 将印度拉拢到北约的计划,彻底沦为泡影。

虽然印度最近和美国走得很近,但是在地区事务上,仍然与美国存在着比较大的分歧,也说明印度目前在战略选择上面比较务实。不加入北约,就可以持续获得各种武器装备、军事技术的支持,但是如果真的加入西方阵营,这些东西反而可能会失去。吊着美国,不做出明确的行动,才是最好的选择。
从印度目前的外交策略来看,走中间路线,在美俄两个阵营上左右逢源,还是主要的风格。

印度目前和美俄都有着频繁的互动,而且在大的国际场合中,都可以看到印度有所表态。这说明他目前的战略重点,仍然是 谋求大国地位。那么,想让印度在战略中捆绑进西方要素,去当美国的“走狗”,自然是行不通的。

印度这样的态度,最直接的后果就是让西方阵营对印度软硬皆施,频频示好。不仅给武器装备,还让他参加各种演习行动,“奥库斯”联盟、四方对话机制等等,全都把印度全部纳入其中。之前美国还制裁印度买S-400,但是现在都默许了,B-1B轰炸机也跑到印度搞演习、搞联合编队,还允许印度参观,允许印度购买。这些都是美国做出的重大让步。日本求了美国那么多年,现在的美式装备都还是些阉割版,但是如果印度愿意的话,直接就是给最先进的,这就是区别。

但是如果印度真的加入北约的话,那么他和中俄的对抗性会全面提高。从目前印度的装备体系来看,很大一部分都姓苏或者是姓俄,如果真的站到北约那边,这些俄式装备的维修保养,难道靠美国人来做吗?明显是不可能的。西方的武器装备好是好,但是贵也是真贵,而且还有很多的附加条件,想要印度把现有的装备全都抛弃,换成美式装备,明显是不可能的。

所以印度在两个阵营之中依然保持中立,是一个比较聪明的做法,这样他就能同时获得两个阵营的支持。美国向其他国家输送装备,背后肯定有自己的政治目的。美国的东西太贵,这不仅是指装备本身很贵,而且是指背后还要出卖自己的国家利益,这样的代价太高昂。印度作为一个大国,如果在地区事务中,没有自己的想法,被美国塑形,跟着美国走,会产生一系列灾难性后果。

所以总的看起来,印度在战略和外交策略上,还是比较有自己的想法的。给武器装备可以,给援助可以,但是你不能左右我的立场。在各种战略的博弈过程中,以实际利益作为核心,这是印度的基本思路,想让印度去当炮灰,当反抗中俄的“先锋”,还是做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