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容易变胖吗?
转眼间,入秋已经十来天了。虽然热气依旧,但每当清晨或黄昏,微风中隐约带着凉意,秋天的脚步似乎已悄悄靠近。
很多朋友可能会有感觉,每逢进入秋冬,我们的身体好像就开始自行「储备」,默默的围积脂肪,似乎在强制性的给我们「贴秋膘」,这是真的吗?
最近的一项研究给出了「贴秋膘」的科学依据。
首先,我们要明白,维持体温是一个非常耗能的过程。气温越低,我们为保持核心体温所需要的能量便越多。在寒冷环境下,大脑的某些区域会被激活,推动哺乳动物——当然,包括我们人类——增加食量,来补偿因维持体温而增加的能量消耗。
比如,实验室小鼠在4℃的环境下生活时,它们每天吃的食物量可增加一倍。
不仅是吃得更多,小鼠在气温下降的时候,还会选择更少地活动,以此来节省宝贵的能量。
简而言之:气温下降,大脑就会指挥我们多吃少动,维持身体的能量的稳态。

每到秋天,随着气温慢慢的下降,我们也逐渐迎来了各种食物的丰收。鲜美的菌菇、肥美的螃蟹、还有骨汤浓郁的羊蝎子、醇厚的牛油火锅……配上点酸辣粉、热干面的,夏天可能太厚重,秋冬就是刚刚好.....
面对如此的食物诱惑,我们要怎么吃,才不容易发胖呢?
和大家想的不一样,并不是少吃,而是:一定要吃非常营养的食物。
很多人认为胖的人就是营养过剩。相反,肥胖的人可能吃了太多的精制的碳水、高油、高盐、高糖类加工食品。
胃被这些高热量垃圾食物占据,但实际上并没有多少营养。
虽然吃得很多,但缺乏膳食纤维和矿物质、微量元素等营养结构失衡,而营养不良。我周围就经常有人说:我是一个虚弱的胖子。
同样卡路里的食物,比如青菜、牛肉、地瓜 和炸鸡、米饭、无糖可乐,同样的热量,后者越吃越
饿,而且并没有什么营养,吃完一会儿就饿了。
同样的590卡路里:1杯饮料VS一份正餐

垃圾食物你常常吃得越多,越容易饿。
每次我们吃下这些食物时,血糖飙升,胰岛素分泌,然后血糖下降,血糖这反复的经历着「过山车」这个同时,我们的大脑反复接收到信号,我们变得越来越容易觉得饿,甚至可能出现「胰岛素抵抗」。
最近发现了一位宝藏up主,40岁的Nessa Sphere是一名普通的上班族。通过给食物断舍离,不但吃得更快乐,身体更轻盈,精神也更好了。
我们可以参考一下她的食谱:每餐按50%的蔬菜、25%的碳水化合物,和25%的蛋白质来搭配自己的正餐:

下面我们来看看更为具体的建议:
蔬菜的话,多吃深色的蔬菜,不但饱腹,而且有很好的抗氧化抗炎作用,比如西兰花、紫甘蓝、红菜苔等。
碳水更推荐杂粮、玉米、红薯这一类。需要注意的是:红薯是主食,不是蔬菜。虽然它的热量只有大米的一半,但是比普通蔬菜还是要高多了。一般来说一餐吃一个拳头大小的红薯(大概200来克)就够了,吃多了,还是会让你发胖的!

确保每顿都有 30-50 克的蛋白质,如果没有概念的话,大概就是你的一个拳头那么大。在减肥的时候,如果每天的蛋白质吃得不够,肌肉就会流失,体重会变得很容易反弹。
而且蛋白质有很强的饱腹感,比脂肪或碳水,更难消化,换句话说我们身体需要花费更多的能量去消化蛋白质,这么一来我们日常消耗量就增加了。
每天适当的好脂肪,比如蛋黄、牛油果、坚果等等。
这里还有一个关键,每天都吃一点发酵的食物,比如酸奶、用甜酒来代替糖、纳豆…… 都是不错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