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去过康定,你可能见过它-白海子山


在中国的这片大地上耸立着数千座雪山,而大部分雪山并不为外人所知,有些隐藏在原始森林之中,有些立在广袤无垠的无人区。目前只有日本的中村保著作《喜马拉雅以东 山岳地图册》对中国的大部分雪山做了较为详细的记录,而在中国的雪山爱好者中又以四川的温钧浩(网名:7556米)和魏伟(网名:三晋与嘉绒)走得最远,在川西众多雪山做了很多补充,填补了中村保书中的空白并纠正了书籍中出现的一些错误。

因雪山众多,且存在大量没有命名或者命名存在争议的山峰,参考对这方面研究比较权威的雪山爱好者的研究资料作为命名的依据,因国内甚至国际上对于“独立山峰”的定义并不明确,所以本作者主要以5000米作为雪山入门的条件而并不加以区分独立山峰和卫峰,关于海拔的标注国家参考的海平面并不一样,测量方式和测量精度不一样也会导致结果不一致,这里提供的海拔数据主要以中国官方数据为主,对没有官方参考的情况下,再提供其他数据作为一个相应山峰海拔高度作为参考。


在四川川西的泸定县和康定之间,隔着一个五色山系,有四座独立山峰,分别是田海子山,白海子山,蛇海子山和笔架山。而今天要介绍的山峰便是五色山系中海拔位居第二的白海子山,它位于横断山脉(群)-大雪山脉-贡嘎山脉-五色山系,海拔5924米,英文名Mt.Baihaizi。白海子山山峰的经纬度参考(WGS84)北纬29° 57' 24.12" , 东经102° 2' 5.78" 。在一座山峰周围往往会出现其他的突起的山顶,靠得比较近的有可能会被认定为假顶,而远离一些的可能会作为卫峰称呼,所以这里就把另外三座与白海子有关的雪山一起介绍。




在白海子山的北方的卫峰叫做白海子北卫峰,海拔5864米,英文名Baihaizi North Peak,山峰的经纬度参考(WGS84) 北纬29° 57' 55.84" ,东经 102° 2' 27.92" ,可以看到巨大的冰川覆盖在山顶,像一个蒸过的馒头。在2022年8月5日中国攀登者刘洋、宋远成沿着白海子北卫峰北壁的悬冰川攀登,在8月7日,这个山峰首次迎来了人类的足迹,攀登路线被命名为“冰淇凌王国”,然后他们沿着山脊往白海子方向继续攀登。

在白海子西南侧还有一座卫峰,其实也可以叫做白海子西南卫峰,西方探险家A.heim是比较早进入这片山区的探险家,它按照数字分别给五色山系的海子命名,比如三屏峰(笔架山)、四屏峰(蛇海子山)、中屏岭(白海子),而很长时间西方的山峰资料都采取了A.heim的命名方式,而官方并没有采取这样的命名方法,导致白海子西南卫峰并没有名字,所以就采取了西方探险家之前的命名为前屏岭,海拔5612米,英文名:Baihaizi Southwest Peak或者Tshunpingling,山峰的经纬度参考(WGS84) 北纬29° 56' 53.99" , 东经102° 1' 25.14" ,于2022年8月9日中国攀登者刘洋、宋远成,登顶了5612米的前屏岭,路线命名为“两个水蜜桃”。

在前屏岭的西南方还有一座默默无闻是山峰,按照常规的命名方法,因前屏岭就是白海子西南卫峰,以此为据的话,我把它暂定为白海子山西南II峰,海拔5213米,山峰的经纬度参考(WGS84) 北纬29°56'30.44",东经102°1'19.56"。这样默默无闻的山峰,也注定会被大多数人忽略,也暂查不到相关的攀登记录。

白海子山的攀登记录一次是2010年中国的攀登者严冬冬和古志奇尝试从东坡攀登未成功。2014年11月28日,李宗利和迪力夏提东坡攀登完成了白海子山首登,这次攀登登顶用了12个小时,在山顶没有过多的停留,连续23个小时的攀登让他们疲惫不堪,足以想象这路线的难度。在中村保的著作《喜马拉雅以东 山岳地图册》曾经提到过这次攀登,不过他错误地认为是在2015年1月完成的攀登,据考证他们是在2014年11月28日完成了首登,我想错误的原因是中村保先生把发帖时间误认为是攀登时间。在2012年美国登山者Duncan Francis曾经尝试西壁攀登白海子山,但他描述遇到难以逾越的障碍导致无法完成登顶。中国攀登者刘洋、宋远成沿着白海子北卫峰山脊横切,露营在白海子山和北卫峰的山脊上,在2022年8月8日登顶白海子山。




目前容易观察到白海子山的地方,一个雅加埂,另外一个就是康定往折多山的318国道上的玉顶积雪观景台,都可以开车前往。在白海子山西壁一个高原湖泊名叫白海子,海子的海拔约4200米,目前有个较为成熟的徒步路线可以到这个高原湖泊旁,体力好的情况下可以一天来回,如果是徒步旅行的话,建议住在白海子旁,感受白海子山的雄伟的西壁,只需要两天便可完成这次短途徒步,从老榆林村到白海子大约7公里路程,海拔上升1200米,白海子附近的风景也还是很不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