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人是南明将领,攻杀明朝藩王,私吞战利品,最终被孔有德击败
从前有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那就是“清军的入关和农民起义军关系大不大?”一谈到这个问题总有人会把一堆明末中原或者陕西的农民受苦的记录翻出来,然后又开始骂明末的藩王如何如何,当官的如何如何,崇祯这个微操圣手又如何如何,但你说破大天,农民起义军在关内大杀四方给清军入关以可乘之机这个事实是否定不了的,也不用说什么清军五次攻破长城到内地“旅游”,只要北京依旧在明朝的手里,北方就有主心骨。
你现在看一些何腾蛟麾下将领的军旅生涯,就能发现一些端倪。前几篇文章咱们讲了张先壁,今天咱们来讲曹志建。

曹志建,浙江温州人,字光宇,原先是湖广巡抚方孔召的部下,后来做到参将,御史刘熙祚巡按湖南时,为中军副总兵,部下兵马只有两千多人,1643年张献忠攻打永州,曹志建舍刘熙祚而去,结果刘熙祚被张献忠部俘获后杀害,曹志建则逃到了镇峡关,准备进入广东,但广东方面拒绝其进入广东境内,曹志建只能逗留于此。
后来张献忠向西进攻四川,曹志建趁机收复永明、道州、江华等地,名义上听从湖广巡抚李乾德的命令,但实际上却是“乾德不能令”,曹志建部明军此时盘踞于衡州一带,到了何腾蛟就任湖广总督,曹志建和另一个明朝将领黄朝宣发生冲突,被何腾蛟调往江西,此时,曹志建愈发地目中无人,在郴州居然将远安郡王攻杀,干掉了一个郡王,何腾蛟连问都不问。

曹志建到达吉安之后,平定当地的佃农起义,并且将起义军所掠夺的金银财物悉数占为己有,然后富甲一方,自此之后盘踞于江西湖广边界。等到吉安和赣州都被清军攻陷,曹志建又退回镇峡关(龙虎关)其招募的士兵达到了数万人。

1648年,何腾蛟收复全州,曹志建也出兵配合,接连攻克永明、江华、道州、宁远,由保昌伯进封保昌侯,曹志建在自己收复的地区“建置守令,尽收永属租税为己用”这一举动激怒了何腾蛟上书告了曹志建一状,曹志建“志建恚,乃尽褫其衔,凡章奏皆自署:戴罪立功自愿为民臣曹志建。”跟何腾蛟斗气,又天天胡说什么“吾宿世为燃灯佛,师瞿昙。李耳、仲尼皆吾弟子行,况今之坐而自大者,曾何足比数也!”

1649年,何腾蛟败亡,兵部尚书堵胤锡和忠贞营(李自成残部)在衡州战败南撤,在撤退的路上突然遭到曹志建的劫杀,堵胤锡的3000多名随行部下被曹军消灭,但不久又有当地的“义侠”何图复将堵胤锡救走,曹志建利用永历朝廷派来安抚他的锦衣卫指挥吴继嗣,欺骗了何图复,将其诱骗出自己的山寨,磔杀之,然后将山寨攻破,寨内军民被全部屠杀。

1650年,孔有德等三王南下,孔有德部两万人进攻龙虎关,曹志建部明军拼死抵抗,龙虎关的四周聚居着一些瑶族,曹部明军刚开始占据龙虎关时,人比较少,于是就跟这些少数民族搞好关系,但是后来曹志建部明军的人数越来越多,就开始跟这些瑶族有了摩擦,甚至“陵轹诸瑶”,仗势欺人自然就被人怀恨在心,孔有德来攻,最初在明军的拼死抵抗之下失利,瑶民为孔有德部向导“群瑶导有德 自砦后绝壁下”突然出现在明军身后,明军惊溃,曹志建部将惠延年、项明高、姚得仁战死,孔有德又在恭城击败明军,曹部明军前前后后被杀死的士兵达到了13000多人,曹志建收拾残部,仍然得到两万多人,退入深山,不敢再继续和清军交战,一年之后病死。

曹志建病死之后,部将汪大捷、雷兆圣、欧正福拥众自保,等到李定国大军席卷湖南,这些人纷纷从山沟里钻出来投靠李定国,后来一起撤回云南。
无论是张先壁也好,还是曹志建也罢,最后都有军阀割据化的趋势,而他们从原先明朝体制内的军官转化为地方割据势力的时间节点都在1643年到1644年之间,所以说,明朝社会全面解体,明朝军队军阀化的重要原因就是北京朝廷的崩溃。

在脱离中央控制之后,这些军官往往拥兵数万,但却很难拥有较强的战斗力,曹部相对于张部来说,战斗力算强的,毕竟有过收复多个城市的记录,但是很明显,这种“拥兵数万”的家伙越多,南明对清的战局就一日恶甚一日。
喜欢这篇文章的转发和点个赞长按5秒给个三连,顺便关注天天,关注天天不易走偏,人均寿百,年入千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