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川家康打压领主大名的法令为什么促进了日本的城市化?
江户幕府是日本统治最稳固的幕府政权,这与江户幕府初代将军德川家康制定的一系列打压领主大名的法令密不可分。而德川家康打压领主大名的法令却促进了日本城市化。这又是怎么回事呢?

日本古代的“城”分成两个部分:一是领主、高级武士居住,储存财宝物资、武器装备、建有各种防御工事的城堡;二是下级武士、平民、商人、工匠居住,几乎没有防御能力的“城下町”。

与城堡相比,城下町更接近如今的城市,城堡与城下町的分离则成为日本城市化的一大阻碍。织田信长、丰臣秀吉都想过办法解决这个问题,但最终解决问题的却是德川家康的“无心插柳”。

元和元年(1615年),刚刚灭亡丰臣家的德川家康颁布“一国一城令”,即每个令制国内只能保留一座城堡。德川家康的本意是想大量拆除这些军事城堡,从而消灭大名起兵反抗幕府的基础。

问题是在江户幕府之下的三百来个大名中,领地覆盖一个以上令制国的大名只有十几家。大部分令制国内都存在几个乃至十几个大名,实行“一国一城令”就意味着很多大名将彻底失去城堡。

但刚刚灭亡丰臣家的江户幕府武威正盛,没有大名敢抵制“一国一城令”。于是除了少数还能保留城堡的大名之外,江户幕府之下的大部分大名都被迫拆除了自己的城堡,变成了无城大名。

城堡被拆除后,无城大名只得将自己的住所和管理领地的藩厅安置在原来的城下町之中。于是很多城市的城堡与城下町的分离便随着“一国一城令”而彻底消失,大大促进了日本的城市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