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律与和弦进行

源文档参考 https://github.com/Jeangowhy/opendocs/tree/main/music/musicology.md

编曲的方法:1 乐感 2 乐理 3 乐感+乐理
原创旋律具备条件:
1. 旋律与和弦为共生关系
2. 合理的级进与跳进组合
3. 规划好节奏型[音高+节奏]
4. 做好乐句与乐段的规划
5. 具有流动感(平稳)
6. 赋予情感色彩
7. 好听且容易被传唱
和弦走向是旋律的基本骨架,如果一首曲是一个扯线公仔,那么和弦走向就是那条线。
流行音乐常用的一些和弦套路(和弦走向公式),按规律分析音乐,优秀作品就显得少了:
流行套路 1 5 6 3 4 1 2 5
卡农曲式 4 5 3 6 2 5 1
音乐三要素:节奏、和声、旋律。
音符的要素:音的高低、长短、强弱、音色。
音乐的六要素是:节奏 Rhythm、结构 Texture、曲式 Form、旋律 Melody、音色 Tone Color、调性 Tonality。
而音乐专业基本素养在于对音符、和弦的准确听辩能力,与准确的复现表达能力!
两手学不会弹钢琴?弹钢琴双手配合就是大脑的协调,合双手、脑先行。但对于刚接触钢琴不久的人来说,双手会很难做到协调配合,需要从简到难逐步练习。
**分分合合**:一般要:先单手、后双手、再单手、再双手,这样的反复多次的练习。
**零零整整**:从部分,再整体,再部分,再整体地反复多次练习。
**慢快慢快**:按照慢、快、再慢、再快这一规律进行反复练习。
右手弹的是高音谱表,左手弹弹的是低音谱表。通常刚开时左手应该很不灵活,所以按低音谱表练左手,可以从根音开始,再到和弦分解,把左手打开。基本上大分部谱子的左手都比右手简单,一般都是一些分解和弦伴奏或柱式和弦伴奏。最难的一部分是双手配合,不要以为左手右手熟练了,然后直接就能合,事实上非常难,双手合弹难度很大。所以要放慢速度,以“拍”为单位的去合,一般一小节是 4 拍,那么就一拍一拍的合。
弹一个音是简单的,弹一个三和弦也是容易的,弹好一个七和弦就开始难了,而弹好九和弦就不容易了,要弹好十三和弦就需要两手配合了。
调式和调性是两个较为相近的概念,调式是指具体使用的使用音阶调式,比如 C 大调,C 小调。简单地讲,“调” Key 是以一定的音关系,围绕一个特定的核心音,由若干乐音构建的一个音群;
“调性” Tonality 则是 Key 所表现出的“色彩”,五线谱中的调号称为 Key Signatures;
“调式” Mode 则是在 Key 的范围内乐音具体组织(功能)的形式。“转调”则是指曲调进行中,调或调式之间的转换。
七种调式色彩表现 《小星星》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Xr4y1U7wh/
音乐行进速度即节奏 Tempo,显然我们平时日常所说的节奏,其实并不是 Rhythm,而是节拍 Tempo 的意思,Tempo 这个概念在古希腊时代就已经存在,是指将事件进行逻辑并且规律的划分。将乐曲分为一个个的乐句,乐句再等分为小节,在小节里面分出节和一个个小的音符节奏。乐句即小节 Measures,拍子即 Bars。
节拍就是重音与弱音的起止规律,中国古代的《礼乐记》中说:“节奏,谓或作或止。作则奏之,止则节之。”
音符可以按比例划分,搭配上 Tempo 节拍速度就可以知道一个音符有多长时间。全音符用一个空心圈表示,然后二等分,逐级细分下去,如 ♩(四分音符),♪(八分音符),♫(带梁八分音符),♬(带梁十六分音符),音符可以加点表示延长一半的时值。其它常用符号,如 §(小节),♭(降记号),♯(升记号),♮(还原记号)。
节拍标记 Time Signatures 就成了音乐的一个很重要的部分,比如 2/4 或 3/4 这个符号就叫拍号。意思是每拍 1/4 音符,2 个或者 3 拍为一小节。当然,还有其它的节拍记号,如 6/8、5/8。
What's the difference between 3/4 and 6/8 time?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4U4y1V71r/
Musical Unicode Symbols https://symbl.cc/en/unicode/blocks/musical-symbols/
Musical Unicode Symbols https://www.toolcalculator.com/music-symbols.html
自然音阶(八度音阶)Scale Degrees,认识自然音阶是研究和弦的基础。
音乐教学中,do re mi fa sol la ti 或者简单上的 1 2 3 4 5 6 7 都是为了简化表达使用的唱名。为了方便也有使用固定唱名,即 1=C 2=D 3=E 4=F 5=G 6=A 7=B。而在音乐专业或制作者眼中,自然音阶具体各自的名字:
音程的命名有两个维度,一个是“度”,另一个是半音数。半音程是一个物理的频率关系。
按十二平均律 Equal temperament,又稱十二等程律,將一個八度平均分成十二等份,
每等分稱為半音,八度音指的是頻率乘上二倍。八度音的頻率等比例分為十二份,也就是
每個音的頻率為前一個音的 2^12 次方根倍,例如 C5 频率就是 C4 频率的 2 倍。
自然大调音阶的 CDEFGAB 的音程关系是:C全D全E半F全G全A全B半,WWhWWWh。
自然小调音阶的 ABCDEFG 的音程关系是:A全B半C全D全E全F全G半,WhWWhWW。
从结构上看,在大调音阶与小调音阶相当于做了一个转换。和弦与基本音阶类似,是有级数关系的,即主音、属音、中音等等。比如说钢琴中央 C 这个音,在不同的调式中,其所属的地位不同,演奏时的音乐色彩、效果也不一样。
在基础音阶堆叠更多的音符可以得到三和弦、七和弦、九和弦等等。例如 C 大三和弦是 C E G。
和弦分为 7 个级别,在调式的背景下,依次以各级音为根音,总共可以产生七个级别的和弦,分别用罗马数字记为 I ii iii IV V vi vii 级和弦。
一篇文章让你秒懂“音程”的概念 https://zhuanlan.zhihu.com/p/81610930
和弦的完全功能体系 https://zhuanlan.zhihu.com/p/22347934
什么是和弦级数?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tD4y1m7v5
为什么要学和弦?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FP411K7EW/
教你用耳朵记七和弦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oB4y1A7De/
根据其功能不同,分为 3 个类型。为了方便,日常使用中也用 1234567 来表示和弦级数:
1. I 称为主和弦 Tonica
5. V 属和弦 Dominant
4. IV 下属和弦 Subdominant
其中 I IV V 三个为正三和弦,起支柱地位的三个和弦,其余 ii iii vi vii 四个为副三和弦。
每个正三和弦的上方三度、或者下方三度,都有一个副三和弦,由于这样的正、副三和弦中有两个音是共同音,因此两者功能相近。
01. 主功能组和弦:主和弦 I 和其上、下方三度的 vi iii 两个副三和弦和主和弦一起构成。
02. 下属功能组和弦:ii,IV,vi。
03. 属功能组和弦:iii V vii。
主功能组的和弦是三个组中最稳定的,这和弦进行的基本逻辑密切相关,和弦进行即从稳定的和弦再到不稳定的和弦,最后再到稳定的和弦(解决)。在听感上,稳定的和弦有起、止倾向。而不稳定和弦,则有等待解决的倾向,即从不稳定转换到稳定状态,S-D-T 循环。
以上 C 大调的 7 级和弦又称为顺阶和弦,o 表示减三和弦 Diminished,大调音阶的级数关系和基本音阶的关系类似,是稳定的关系:Major、Minor、Minor、Major、Major、Minor、Diminished。
由于自然小调音阶的重新排列,原本大调中的 V(G)到 I(C)的和弦进行是解决的(从不稳定到稳定),而 C 自然小调的 V(Gm)到 I(Cm)的和弦进行是不解决的,因为 Gm 没有紧张的三全音,只有小三度、纯五度这些稳定的音程。也没有大七度的导音,为此引入了一种 C 和声小调,将最后的小调音阶还原,使得 Gm 可以解决到 Cm。
理解这些基本概念非常重要,这是进一步学习和声学的基础。只有了解了调式中的和弦,才能为旋律配上恰当的伴奏(即恰当的和弦进行)。和声分析(harmonic analysis )是指分析音乐作品中的和声处理方法,是掌握和声实际知识与写作技巧的重要途径。
D pentatonic 意思是 D 大调五音阶,中国民族调式宫、商、角、徵、羽五声构成的五声调式,以及以五声为基础构成。需要注意的是,宫、商、角、徵、羽这五个音级只有相对的音程关系,而没有固定的音高,使用五度上升率,即每两个音的音程为 5 度。
宫、商、角、徵、羽相当于 Do So Re La Mi,没有 Fa Si,可以记为 1 2 3 5 6,或者记住钢琴的黑键就是。江苏民歌改编的《好一朵美丽的茉莉花》就是传统的调式音乐,其源自于《鲜花调》,数百年来在民间传唱,早在清朝乾隆年间出版的戏曲剧本集《缀白裘》中,就刊载了它的歌词,可见其产生流传年代的久远。
上世纪 50 年代被采风者改编,从而得以全国流行。
茉莉花 古筝重奏 崔江卉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8E41187Gh/
江苏民歌《茉莉花》 王丽达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Nf4y1A7eV/
江苏民歌《茉莉花》 童丽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VT411R7RE/
音程的度数划分涉及三个方面:
1. 自然音阶的数量
2. 半音的数量
3. 和谐程度
按协和度划分音程,有以下四类:
1. 极完全协和音程:纯一度 纯八度;
2. 完全协和音程:纯四度 纯五度;
3. 不完全协和音程:大小三度 大小六度;
4. 不协和音程:大小二度,大小七度,和所有增减音程。
音程的协和与不协和没有优劣之分,仅仅是听感的区别,前者给人安全舒适的感觉,后者给人紧张、扩张的感觉。在 Jazz 乐中,通常需要构建七和弦、九和弦、十一、十三和弦等包含不协和音来表达爵士乐中的扩张感觉,这些扩张和弦与三和弦之间不断交替,从不稳定和弦到稳定和弦的解决,中央音乐学院的丁铌教授称之为“回家”。
6. 爵士初级乐理与即兴 丁铌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N84y1z7Nm/
度数计算首先确定两个音之间包含了自然音(不考虑升降号)的数量,即为度数。然后再计算两音之间所包含的半音数量,即为增、减、大、小,与协和程度直接相关。
通用的标准 C 大调的音程关系口诀:一四五八没大小,二三六七没有纯
比如 C-G 包含 C D E F G 五个自然音,所以是五度,然后计算两音包含的半音数为 7,考虑升降号,这是标准 C 大调的音程关系,称为纯五度。如果半音相对减少一个或增加一个,则称为小、大几度。
度数计算公式是 y = 9 - x,比如 C 与高八度的 C,1 = 9 - 8,又比如 F = 9 - 5。计算出度数以后,根据前面音程的色彩,大小互换,增减互换,纯不变。
因为使用 12 平均律,音程又可以在一个八音阶内进行转位,Interval Inversion。
和弦一般指由 3 个音以上复合的谐和音,三和弦是最和谐的和弦,其次是七和弦,还有九和弦等等。根据协和度不同,和弦又分为 4 种,每个三和弦由三个音构成:根音 Root、大三度音和纯五度音。有了音程的基础,就可以按和弦规律组合不同的音符得到和弦。
先记住 C 大调的大三和弦,小三和弦可以推导,只需要将大三度音改变为小三度音即是小三和弦。而增三和弦,则是将纯五度音改变为小六度音,类似的减三和弦则是改为。
C Chord Harmonized Progressions
Chords related to C https://www.scales-chords.com/chord/piano/C
the Circle of Fifths https://www.circleoffifths.com
the Circle of Fifths https://blog.logrocket.com/interactive-svg-circle-of-fifths/
循环五度圈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ZY411h76U/
循环五度圈根据和弦级数编制,内圈是小周,外圈是大调。和弦关系:逆时针五度,顺时针四度。五度圈的大调和声的和弦布局,选选择一个调,如 C 大调,那么:
1. C 和弦及其两侧的 F G 和弦组成**主根音大和弦区**;
2. 接下来顺时针方向的三个和弦组成**小和弦区**;
3. 逆时针方向的三个和弦组成**离调和弦区**;
4. 余下对面的三个和弦组成**不和谐和弦及过渡和弦区**;
参考
写给理工科人看的乐理 https://zhuanlan.zhihu.com/p/395134247
理工男的乐理入门 https://blog.csdn.net/WinsenJiansbomber/article/details/50611371
流行歌如何写旋律?旋律创作方法讲解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zZ4y1C73g/
Music Theory 乐理教程 https://www.musictheory.net/lessons/
音乐的秘密:一首歌的诞生 梁欢 https://www.bilibili.com/bangumi/play/ep330562
意识流编曲是个啥? https://www.bilibili.com/list/357396748
中国民族调式———五声音阶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fB4y1h78n
乐音体系——音的分组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EW4y1k7Lw
旋宫转调到底是啥啊! https://www.bilibili.com/list/357396748
为什么现在的流行歌曲经常被爆“抄袭”? https://www.bilibili.com/list/357396748
实用流行歌曲和弦进行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ae4y1X7zD/
音乐到底从哪里来?【警长音乐课堂】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pC4y1a7e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