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铸中华文化自信荣光,吾辈义不容辞!——羲和初听感分享
《山海经·大荒南经》:“东南海之外,甘水之间,有羲和之国。有女子名曰羲和,方日浴于甘渊,羲和者,帝俊之妻,生十日。”

羲和 初作为汤师爷的旗舰款,以中国古代神话中的太阳女神命名,可见从命名上给予了厚望。手中正好有音准499的均衡版,作为对比再合适不过了。

佩戴方面,得益于单动圈单元,腔体小巧,航空铝合金材料,整体非常轻盈,佩戴舒适度接近索尼m7。稍微遗憾的是汤师爷没寄4.4的平衡线。原装3.5的建木线质地比较柔软,但有一个非常傻叉的设计,和山灵mg600一样的毛病,堆料堆到了刀把儿上。接头用不锈钢材质也就算了,分线器也用不锈钢岂止是愚蠢,简直就是愚蠢!本来轻巧的耳机线,加了一托答辩,会极大的增加听诊器效应。还好没有mg600那么夸张,毕竟师爷第一次没经验,要多给点包容。

声音:
和之前音准499相同单元,声音走向也和499大体相同。2*2四种搭配都听了一下,加密封圈声音有细微区别,更多的是起到紧固导管和腔体作用。
先说下不锈钢导管,相比铝导管中低频会更突出。氛围感更强。低频的质感不错,厚实,量感适中,应该说这是最接近我个人口味的低频了。人声中性,不算贴耳,齿音处理的很好,几乎没有,突出一个干净还原。


总体来说,如果完全煲开的话,羲和的听感,是可以打ie600,m7,这类偏监听的塞子,属于中正自然,均衡耐听。要说缺点,那必须有,首先这个配线的分线器用的不锈钢,极大增加了线材重量,直接影响就是会增加听诊器效应。用铝合金或者扣一点用塑料材质,都好过不锈钢,属于是堆料堆到刀把儿上。然后就是腔体的做工,盖板的接缝稍大,处理的不够到位。尤其是1999这个价格,实属不该。相比飞傲的做工,先不说fh9(4999),就拿fa7s(1799)来看,腔体细节处理要比羲和好的多,羲和的棱角打磨的光滑度明显不够,有些许毛刺。毕竟师爷第一次,经验不足,大家多给点包容,声音还是不错的。



正所谓爱之深,责之切,希望汤师爷继续努力,不断的突破自我,一副旗舰耳机是需要多年的探索,无数个产品迭代,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最后沉淀下来的一定会成为经典。正如耳机的名字,羲和-初,我看到了中国传统文化发扬光大的黎明曙光。加油,汤师爷!重铸中华荣光,吾辈义不容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