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正手的要诀到底是什么?

2023-02-12 18:50 作者:马克聊乒乓-TheMatrix  | 我要投稿

      

        蹬腿,顶胯,转腰,大臂带小臂,手腕转拍,手指抓拍等,正手的细节其实很多,这个运动链条是很复杂的。“拨开云雾见青天”,正手真正的要诀是什么?正手的核心问题是什么?这个事情肯定是业余特别想搞清楚的。专业队可以通过日积月累的练习,去自然而然的解决这个问题。就像用筷子一样,一切都是熟能生巧!但业余的一般没这个训练量,而且专业队有教练在带,必然是事半功倍的,业余的“盲目摸索”,所以自然是难上加难。

      正手的要诀到底是什么?一定不要抬大臂,一定不要抡大臂。换言之,一定要夹臂。有的人一听夹臂,可能就稀里哗啦的开始吵吵了。夹臂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一般来说,腋下不应该超过一拳的距离。

       为什么说一定不能抬大臂呢?哪怕你是专业队的,哪怕你蹬腿顶胯转腰做到位了,只要你一抬大臂,你的球肯定是飞。为什么抬了大臂,或者说用大臂发力为主就容易失误呢?无论是抬大臂还是大臂发力为主,你的版型一定会出现“重大问题”。抬大臂的通常就意味着翻手腕,因为你大臂一抬,为了压制来球的弧线,你通常都会压版型;压版型就意味着翻手腕了。那么抡大臂会出现什么问题?这就意味着你的发力主要是撞击。我们知道乒乓球主要还是打旋转的,虽然40+塑料球打速度为主也能赢球。但如果你是撞击太多,你的出球就没啥弧线,没弧线就意味着容易失误,要么下网,要么出界。所以说,无论你以何种方式抬肘,或者抡大臂,你的球是肯定容易失误的。

        而且抡大臂还有别的一些问题!你越想发力,你就越抡大臂,越抡大臂就越容易失误,越是失误你就越想加快挥拍。你以为加快挥拍就能吃住球?肯定不行的。抡大臂一定是撞击过多,所以越是抡大臂,出球越是不稳定,就容易陷入一个“怪圈”。越想打好球,越是抡大臂;越是抡大臂,越是打不好球。而且有些业余球友老是想这蹬腿转腰解决一切问题!实际上不可能的。

       我有个女性球友,她和我说,她以前打球,随便怎么抡感觉都能上台,而且单板质量也高;但是现在她感觉拉球很难打出高质量,很难一板拉穿对手了。我分析,她说的以前可能是小时候打赛璐璐小球的时代,那个时候球的材料更软,球更软,更容易打出高质量,而且更容易把球拉转。现在的40+塑料球时代,一是速度降低,二是旋转降低,所以想要拉出高质量的球难度自然是提升了非常非常多。

       业余的很想拉出高质量,但因此就陷入了一个怪圈!业余的越是想发力,就越是抡大臂,但越是抡大臂,这就越是背道而驰,这就越是南辕北辙。弧圈球要拉出高质量,要上台,就一定不能抡大臂,不能抬大臂,不能甩大臂。方法是错的,越是想发力,就越是甩大臂,然后就错得越多;循环往复,不得其法,所以永远就改不了!

       实际上正手要学到位,你只需要做到两点,它就八九不离十了。一定不要抬大臂,一定不要抡大臂!现在的塑料球,哪怕你动作很到位,你会顶胯会转腰,你也很难一板拉穿对手的,因为业余的身体素质没那么劲爆。所以说,你先别管太复杂的身体的发力,你就做到我说的两点,你就能混迹业余圈了。一是不要抬大臂,二是不要抡大臂,如此,你的球肯定能拉转,肯定能上台,把落点控好了,作为业余的打打肯定不吃大亏。等你掌握了真谛,你再去学蹬腿顶胯,再去学转腰,学转手腕,学抓拍也不迟。

       国家队退役的尹航在教学的时候就说到了,正手拉球一定要肩膀先出去,不要手臂先出去,其实和我说的道理是类似。如果你抬大臂,你抡大臂,你的手肯定就比肩膀先出去了!所以正手拉球最关键的其实就是“夹臂”,一定不要抬和抡大臂,保证手臂在肩膀之后出去。做到了这些,你的正手就掌握了核心的东西。

        如果你永远都是抬肘,永远都是抡大臂,那么对不起,随便你怎么折腾,你的正手拉球都不叫拉球,最多叫击打或者抽击。弧圈球的本质是持球,是制造旋转,是制造速度。一旦你抡大臂,你的套胶根本就没法裹球,脱板太快了,也没法制造旋转;最终的效果就是只有速度,但没有持球,没有旋转,这种本质上就不是弧圈球。


正手的要诀到底是什么?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