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离散型智能工厂申报条件

2023-07-03 18:29 作者:bili_58470334589  | 我要投稿

申报智能工厂的企业应至少包含一个数字化车间,并符合以下条件:

1.信息基础设施。建有覆盖工厂的工业通信网络,建有工业信息安全技术防护体系,具备网络防护、应急响应等信息安全保障能力。采用5G、工业以太网等技术,实现生产装备、传感器、控制系统与管理系统等的互联,实现数据的采集、流转和处理。在工厂内部建设工业互联网平台,或利用公众网络的工业互联网平台,实现数据的集成、分析和挖掘,支撑智能化生产、个性化定制、网络化协同、服务化延伸等应用。

2.研发设计环节。工厂的总体设计、工艺流程及布局均已建立数字化模型,并进行模拟仿真,实现规划、生产、运营全流程数字化管理。应用数字化三维设计与工艺技术进行产品、工艺设计与仿真,并通过物理检测与试验进行验证与优化。

3.生产制造环节。采用数控机床、PLC等数控设备,实现设备互联和工作协同。采用工业机器人等核心智能制造装备,达到国内同行业领先水平。

4.经营管理环节。建立生产过程数据采集和分析系统,采集生产进度、现场操作、质量检验、设备状态、物料传送等生产现场数据,并实现可视化管理。建立车间制造执行系统(MES),实现计划、调度、质量、设备、生产、能效的全过程闭环管理。建立企业资源计划系统(ERP),实现供应链、物流、成本等企业经营管理的优化。产品信息能够贯穿于设计、制造、质量、物流等环节,实现产品的全生命周期管理。

5.系统集成优化。实现高档数控机床与工业机器人、智能传感与控制装备、智能检测与装配装备、智能物流与仓储装备等关键技术装备在生产管控中的互联互通与高度集成。实现设计、工艺、制造、检验、物流等制造过程各环节之间,以及制造执行系统(MES)、企业资源计划系统(ERP)、供应链管理系统(SCM)、客户关系管理系统(CRM)、产品数据管理系统(PDM)等关键信息化管理系统之间的信息互联互通与集成。

6.新技术与新模式应用。利用工业互联网、工业云平台、工业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开展大规模个性化定制、远程运维、网络协同制造、全生命周期服务等新模式。

 7.安全生产。采用先进的安全生产工艺、装备和防护装置,降低安全风险,消除事故隐患。推动互联网、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在安全生产领域广泛应用,用智能化、信息化手段提升企业安全水平及工控安全能力。在安全作业方面应加强车间危险源的监测预警、事故应急等安全管理。在工控安全方面应积极推动工业控制系统信息安全防护工作,切实做好系统防护和管理安全。

8.经济社会效益。智能工厂投入使用后,劳动强度大幅降低,工作环境明显改善;生产效率明显提升,不良品率显著降低,产品质量明显提升;安全生产水平生产明显提高;万元产值综合能耗显著降低,能源利用效率明显提升;节水节材量显著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明显提升。生产效率提高20%以上,能源利用率提高10%以上,运营成本降低20%以上,产品研制周期缩短30%以上,产品不良品率降低20%以上。



离散型智能工厂申报条件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