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Strongart教授:高考满分作文放点梗(评浙江考生作文《生活在树上》)

2020-08-04 13:07 作者:Strongart教授  | 我要投稿

    最近看到浙江某考生的满分作文《生活在树上》,颇有Strongart教授当年的风采,下面我们就来简单点评一番,阅卷老师你们也别走!

 
   



    这样的考生,在学识上无疑超过了同龄人,国内的教育很少有平台可以展示,放到作文里秀一下也无可厚非,但恐怕也就是到此为止了。如果我是语文老师,这个不是考试作文,那么这篇文章我就不打分了,而是做好准备找学生来作文答辩,答辩通过以后作文可以免写,通不过的话就得请他重写一篇。考试就没办法特殊处理了,给个80%的分数鼓励一下,关键还是要把其中的问题说清楚。

   在写作时,我们有个技巧叫做放梗,比如呐喊就说“蒙克的呐喊”,时钟就说“达利的时钟”,这样就有了个超链接,可以指向文本之外的部分,如果被指的那个部分会发光,那么文本也就跟着亮了起来。偶尔有几个恰如其分的超链接,确实可以提高文章的品味,可若是满篇都是超链接,恐怕也不会有人去点了,结果就像一个浑身挂着金链子的暴发户,富者痛穷者快。

   就高考作文中的梗而言,放古文的梗就最讨巧的。不光是因为阅卷老师更熟悉古文,还因为中国的古文没什么思想硬核,也就能与朴素的文字自然衔接。若是像这位考生那样,放点现代西方的思想,就会略微显得生硬一些,但也不排除有阅卷老师附庸风雅给个高分。假若再极端一点,放更加硬核的数学梗进去,你就赌阅卷老师正好都是数学迷吧,还不如放点二次元动漫更梗呢。若是这样的操作流行起来,以后的高考作文恐怕会对放梗的范围做出限制。

   从纯粹写文章的角度而言,应该把这些知识逐渐炼化,做到“润物细无声”。当然,有些老师一辈子都没能炼化,要么照本宣科亦步亦趋,要么就想当然胡乱解释。一般来说,能炼化其中一两个,就算是很优秀的学者了,要是不幸炼了个七七八八,恐怕就是庙小容不下大菩萨,还是跟我一起来B站讲课吧。

   最后,说一句题外话:海德格尔是坑!


Strongart教授:高考满分作文放点梗(评浙江考生作文《生活在树上》)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