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鼻出血的病因分析及中医治疗方法。鼻出血即鼻衄,是内、外(伤)

2023-03-21 08:32 作者:中医师张先生  | 我要投稿

鼻出血的病因分析及中医治疗方法。鼻出血即鼻衄,是内、外(伤)、妇、儿、五官等多科疾病的常见症候之一。鼻出血的原因很多。全身性因素者,凡可引起动脉压和静脉压增高、凝血机制障碍或血管张力改变的全身性疾病,如急性传染病、心血管疾病、血液病、营养障碍或维生素缺乏,以及肝、肾等慢性疾病和风湿热、中毒、遗传性出血性毛细血管扩张症、内分泌失调等等,均可诱发鼻出血。鼻衄之名出自隋·巢元方《诸病源候论》,而以《内经》最早论述鼻衄。《灵枢·百病始生》认为衄的病理基础为“阳络伤则血外溢,血外溢则衄血。” 《内经》以降,历代医家对鼻衄病因病理的论述甚多,大致可以归纳为以下八个方面: 1、太阳病衄血:如汉·张仲景《伤寒论》说:“伤寒脉浮紧,不发汗,因致衄者,麻黄汤主之。”清·唐容川《血证论》说:“太阳之气外主皮毛,内合于肺,鼻又为肺之窍,欲治太阳之衄者,必以治肺为主......治肺即治太阳矣。法宜清肺火,疏利肺气。” 2、肝火:《素问·气厥论》说:“脾移热于肝,则为惊衄。”清·费伯雄《医醇賸义》卷二说:“鼻衄之证,其平时肺气未伤,只因一时肝火蕴结,骤犯肺穴,火性炎上,逼血妄行,故血从鼻出。” 3、肺热:《素问·示从容论》说:“夫伤肺者,脾气不守,胃气不清,经气不为使,真藏坏决,经脉傍绝,五藏漏泄,不衄则呕。”历代对肺经受热致衄论述频多。 4、心火:《灵枢·邪气脏腑病形》说:心脉微涩为血溢。《金匮要略》有“心气不足,吐血衄血,泻心汤主之”的论述,对后世影响颇深。 5、阳明胃热:《素问·厥论》说:“阳明厥逆,喘咳身热,善惊衄、呕血。”《伤寒论》说:“阳明病,脉浮发热,口干鼻燥,能食者则衄。”汉·华佗《华氏中藏经》说:“胃中热,则鼻衄不止。”《素问玄机原病式·六气为病》说:“衄者,阳热怫郁,干于阳明,而上热甚则血妄行为鼻衄也。”明·张介宾《景岳全书》卷三十说:“衄血之由内热者,多在阳明经,治当以清降为主。”清·唐容川《血证论》卷二亦说:“鼻衄总是阳明燥气合邪所致。” 6、气虚:宋·杨士瀛《仁斋直指》说:“然亦有气虚夹寒,阴阳不相为守,荣气虚散,血亦错行,所谓阳虚阴必走是尔。”故宋·朱佐《类编朱氏集验方》“止衄散”中重用黄芪,元·罗天益《卫生宝鉴》麦门冬饮子中,以麦门冬、当归、生地黄养阴血,以人参、黄芪益气摄血。 7、阴虚:隋·巢元方《诸病源候论》卷四说:“劳伤之人,血虚气逆,故衄。”元·朱震亨《局方发挥》说:“夫口鼻出血,皆是阳盛阴虚,有升无降,血随气上越出上窍。”明·王伦《明医杂著》说:“色欲过度,损伤精血,必生阴虚火动之病......吐血衄血。” 8、阳虚:清·林佩琴《类证治裁》卷二说:“衄症多火迫血溢,亦有因阳虚致衄者。火亢则治宜清降,生地黄饮子、茜根散;阳虚则治宜温摄,理中汤、黑神散。” 辨证论治   临床上,鼻衄的基本病因病理大体上可以从三个方面来认识。一是因外感热病所引起的鼻衄,其病机多属肺热、胃热、心经热盛;二是因饮食、情志失调,脏腑郁热所致,脏腑病位主要在肺、胃、肝胆、心经等;三是因脏腑虚,以致阴虚火旺,血热妄行,或阳虚气弱,阴血失于固摄而鼻衄。当然,亦有病机相杂或其他病因病机者,如脾虚肺燥、外伤等等。 1、外感热病。外感热病所致的鼻衄,多见于热病中期,往往突然鼻中出血,量多如注,伴发热或高热,口渴,尿黄,舌红苔黄,脉数。属肺热者,可伴咳嗽痰黄,咽喉肿痛,鼻塞涕黄浊等症;属胃热者,可伴大便秘结,口渴引饮;属心热者,可伴烦躁不安,小便短赤,甚则神昏。外感热病所致鼻衄的治法,当以清热凉血止血为要。 证属肺热者,用《医宗金鉴》黄芩汤加减,常用药物,黄芩、栀子、桑白皮、侧柏叶、连翘,牡丹皮、麦门冬、赤芍药,桔梗,白茅根,薄荷、荆芥、甘草。 2、脏腑郁热。脏腑郁热所致的鼻衄,多表现为无任何先兆的突然鼻出血,伴小便黄,舌质红,苔黄,脉数。属肺经郁热者,可无明显全身其他症状可辨;属胃经郁热者,多伴大便干结,或有口臭;属肝胆郁热者,多伴口苦,急躁易怒,脉弦数。脏腑郁热所致鼻衄,内治之法,仍以清热凉血止血为要。 证属肺经郁热或胃经郁热者,主方参照上述外感热病所致鼻衄;或用自拟桑白皮饮,常用药物,桑白皮、地骨皮、黄芩,麦门冬,白茅根,赤芍药,牡丹皮,通,甘草。口渴欲饮加花粉、玉竹养胃生津,大便秘结加生大黄泻火通便。 3、脏腑虚损。脏腑虚损所致鼻衄,往往鼻衄时发,量不多而易止。全身症状不一定很明显,接诊时当仔细询问患者可能存在的某些症状,细察舌脉,以辨别证属郁热、阴虚、气虚、阳虚的不同,避免虚虚实实及南辕北辙之误。 证属阴虚者,或有鼻内干燥灼热,微痛微痒,鼻黏膜干红少津,鼻中隔前下方黏膜干燥糜烂结痂。伴五心烦热,易疲劳,小便黄,口舌干燥感,舌红少津,脉细数。治宜养阴清热,凉血止血。

鼻出血的病因分析及中医治疗方法。鼻出血即鼻衄,是内、外(伤)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