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首不出名却很有意义的古诗,千百年后让人感慨良多
一说起古诗词,大家立刻想到的就是唐诗宋词,想到那些家喻户晓的诗词名篇。但其实历史上还有很多韵味悠悠的诗词,不被广大老百姓熟知。我是猫猫,今天我给大家讲述3首不出名却很有意义的古诗,千百年后让人感慨良多。
第1首,《分娩口号》:嫂姑成行言笑喜,忽然抚腹疼不己。起身忙步归帏中,频眉款摆胜西子。丈夫见说喜且惊,奔走丫环若流水。阿翁不好进房门,往来堂前私相语。夯地一声见天日,娘身欲死千万楚。阿姑一心要孙子,先扯稳婆问男女。
这首诗的作者是明代诗人袁宏道。袁宏道是明代文坛上著名的“公安三袁”之一,提倡“性灵说”,在文学史上拥有重要的地位。而这首诗描写的是古代妇女生孩子的情景,描摹栩栩如生,也有不少的讽刺意味。
诗歌前几句描写的妇女临盆时候,众人不同的反映。可以说,每个人物的情态都在袁宏道的笔下跃然如生。比如写公公的表现,他不敢直接进门,却十分关心胎儿的情况,所以来来回回在堂前奔走问话,一个“往来堂前”真是将公公的神态描写得淋漓尽致。
而诗歌后4句,则显得颇有警世味道。在古代的条件下,孕妇临盆是比较危险的,很多女子都是在临盆时候死亡。而即便生命安全,临盆的妇女也遭受了众多的痛楚。
但是公公婆婆却根本不关心儿媳妇的身体状况,反而先拉住接生的稳婆,问生的是男孩还是女孩。这简单的4句,形成了一个鲜明对比,让人看到了古代妇女那种比较低的地位,看到了古代人重男轻女的陋习。可以说,袁宏道这首诗非常有意义,让人感慨良多。

第2首:心自分明口不明,向人堪笑亦堪惊。可应黑白令难辨,天遣模糊过此生。
这首诗的作者是明代诗人谢铎。谢铎是明代著名学者,茶陵派代表诗人之一。不过谢铎这个人有点口吃,难免被人讥笑。所以谢铎写下这首诗,既是自嘲,也是自我劝解,说出自己的想法和体会。
前两句是说谢铎心里明白,但是嘴巴上却因为口吃而期期艾艾,让人觉得好笑,而自己也比较惭愧和惊慌。而诗歌的后两句,则是妙笔一转,将“心明口不明”转化为世上的“黑白难辨”,指出人世间还有很多比“心明口不明”更荒唐的事情。
诗人以此自我安慰,说老天让他口吃,是让他难得糊涂,模糊过完一生。可以说,这首诗既有无奈,也有自信,让人看到了一个身体有缺陷但是心态乐观完好的诗人的心路历程,让千百年后的读者感慨众多。

第3首,《瑞鹧鸪》:昔时曾从汉梁王,濯锦江边醉几场。拂石坐来衫袖冷,踏花归去马蹄香。当初酒贱宁辞醉,今日愁来不易当。暗想旧游浑似梦,芙蓉城下水茫茫。
这首诗的作者据说是杜甫,但是很多人都考证过这只是古人的假托,并不是杜甫的作品。这首诗写的是人生如梦的感慨和借酒消愁的洒脱,全诗以“拂石坐来衫袖冷,踏花归去马蹄香”这两句最有意境。
据说宋代的宋徽宗爱好画画,所以当时还有个画画的考试。主考官出了一个题目:“踏花归去马蹄香”,让大家根据这句诗来画画。
大家对这个题目都是束手无策,只有一个人心思玲珑,他画了一匹马之后,还在马后面画了几只蝴蝶,通过蝴蝶追逐马蹄来显示出“香”这个特点。因此这个人被选中了头名。

从这个故事来看,这首《瑞鹧鸪》在古代还是蛮有名的,只不过现在的我们已经没有什么印象了。但仔细阅读这首诗,我们会发现诗中那种人生如梦的感慨,其实还是有不少启示意义。当读着那一句“芙蓉城下水茫茫”,我们的思绪也忍不住翻飞起来,回想起从前,畅想着以后,也不知是欢喜还是忧愁呢。
在娱乐化的大背景下,我每天写传统文化类的文章很不容易,希望大家多多关注我,多多收藏和分享我的文章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