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日本海军大型战舰介绍—云龙级

云龙级航空母舰是旧日本帝国海军在二战中建造数量最多的一款舰队航母。该级舰是飞龙号航空母舰的改进型,共开建6艘:云龙号(Unryu)、天城(Amagi)、葛城(Katsuragi)、笠置(Kasagi)、阿苏(Aso)、生驹(Ikoma),实际完工前三艘。

云龙级起源于旧日本海军为对抗美国海军第三次文森计划而提出的丸五计划(或称⑤计划),预计从昭和17年度(1942年)实施至昭和25年度结束,其中包含有2艘改大凤型航空母舰和1艘改飞龙型航空母舰。太平洋战争爆发前,日本在昭和16年的丸急计划中列入了一艘标准排水量17150吨的302号航母即云龙号。昭和17年(1942年)6月中途岛海战,IJN最精锐的航母机动舰队玩完,损失了一二航战的全部四艘主力舰队空母。此时日本海军可调用的舰队空母仅剩五航战的翔鹤、瑞鹤,连执行九段作战都不够了。

注:在日本海军预想中的九段作战第四阶段-内南洋前哨战中,美军开始进攻内南洋诸岛,此时以超级战列舰加上舰队空母与以攻击使敌舰队混乱,在此阶段大量削弱美军实力。原计划的空母兵力是四艘翔鹤级大型舰队空母,后改为两艘翔鹤级大型舰队空母、两艘苍龙级中型舰队空母以及一艘云龙型中型舰队空母。
因此,日本海军对丸五计划进行了大幅度修改,成为了最终实行的 改⑤计划,包含13艘云龙型和5艘改大凤。此外,在中途岛海战的同月,海军舰政本部的航空母舰紧急增势计划案通过批准并得到了立刻开工的命令,该计划另含3艘云龙型航空母舰(含云龙号)。

因为属于紧急建造计划,为了规避技术风险同时缩短工时便于量产,云龙并未以更新但技术更复杂的翔鹤型或大凤型为蓝本。其基础设计延续了技术更成熟的飞龙号,两者在外观上最大的不同是飞龙号采用左舷舰岛结构,而云龙将舰岛移回了右舷。

此外云龙废除了飞龙的中部升降机以增强甲板防御力,双层机库内加装大量泡沫式灭火装置和通风系统,舰身也采用了大量防火涂料;在建造过程中舰桥顶部加装了新研制的21号电探和13号电探;在防空武器上也预定要搭载新型28联装120毫米对空喷进炮。

云龙号于1942年8月1日在横须贺海军工厂开工,1943年9月25日下水,1944年8月6日完工;天城号于1942年10月1日在三菱长崎造船厂开工,1943年10月15日下水,1944年8月10日完工;葛城号于1942年12月8日在吴海军工厂开工,1944年1月19日下水,1944年10月15日完工。

笠置号于1943年4月14日在三菱重工长崎船厂开工,1944年10月19日下水,1945年4月工程中止时完工率84%;阿苏号于1943年6月8日在吴海军工厂开工,1944年11月1日下水,1944年11月9工程中止时完工率60%;生驹号于1943年7月5日在川崎重工神户船厂开工,1944年11月9日工程中止时完工率60%。

舰员:1595人
标准排水量:17150-17260吨
满载排水量:22400-22800吨
舰艇尺寸:
227.4m×22m×7.85m
飞行甲板尺寸:
216.9m×27m
动力:
4台舰本式蒸汽轮机,8座舰本式重油专烧锅炉;主机输出功率:152000马力
(受产能不足影响,天城和笠置使用的是巡洋舰主机,葛城和阿苏则使用驱逐舰的主机)
续航力:8000海里/18节
航速:34节(葛城、阿苏32节)

武备:
6座双联装八九式127mm/40倍径高炮
(配合两台94式高射指挥仪使用)
21座三联装+30座单装九六式25mm高炮
6座28联装120mm对空喷进炮
21号电探2座+13号电探2座
(后期更换了一座22号电探)


舰载机:
20架烈风舰战
27架流星舰攻
6架彩云舰侦

1944年8月,云龙号完工时正值美军开始针对硫磺岛和小笠原群岛发动空袭,IJN以云龙号舰长小西要人为指挥官,组建了包括了云龙号航空母舰、五十铃号轻巡洋舰、和两艘秋月级驱逐舰(霜月、冬月)的一支急袭部队以应对这个情况。

(对于此时的美军来说,IJN这点兵力就是舰身上多刷几个战绩标识的事)。

之后云龙号进入了东京湾,参与了流星舰攻的相关实验。

莱特湾大海战后,军令部想以云龙号、天城号编成的新第一航空战队,计划执行再度突入莱特湾的神武作战,但因缺乏足够的舰载机和飞行员而被中止少送了两个人头。

1944年12月18日,云龙号奉命装载樱花特攻机和陆军部队前往菲律宾。该舰于19日下午4时35分在东海宫古岛西北230海里处遭美国潜艇Redfish号(SS-395)雷击,因鱼雷攻击造成了机械故障进而引爆了机库内的樱花,云龙号迅速爆炸倾覆,仅有少量舰员幸存。云龙号沉没后,葛城号顶替其加入了一航战并和天城号在第二舰队编制下待到1945年4月。

1945年3月19日吴港大空袭,天城、葛城各中一枚直击弹;7月24日空袭中,天城号又接连被3枚直击弹和若干近矢弹后命中,向左倾覆沉没。

葛城号则在7月24日、28日两次空袭中被命中直击弹3枚,飞行甲板前后端均遭到破坏,侥幸未沉。日本投降后,该舰被修复并拆除武装用于海外投降日军的复员遣返工作。

至1947年,包括沉没港中的天城和三艘未完工舰在内的五艘云龙级全部被拆解处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