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在托育中心,一天被欺负两次怎么办?
随着家长入托意识的提高,父母对孩子的培养也更加科学化,越来越多的家庭选择将孩子送入专业的托育中心,为他们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和社交环境。
然而,0-3岁的孩子语言表达能力受限,社会交往能力也是在逐步发展中,所以有时候孩子在托育中心也会遇到问题,比如两个小朋友会在游戏中发生冲突,甚至还会出现打人、咬人的情况,而一些宝贝就可能会被“欺负”。
当孩子如果一天内遭遇两次被“欺负”,家长应该如何应对呢?
每个父母都会心疼孩子,而老师是最最最不愿意在自己班级出现安全问题和孩子的冲突事件发生的,那么在解决这个问题的过程中,我们要做到与老师和照护者的细致沟通,不仅需要考虑孩子的性格特点,更应该使用皮克勒的回应式照护方法,来更好地帮助孩子应对困境。
无论是父母,还是老师,我们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与专业学习。
了解孩子的性格特点是解决问题的第一步。每个孩子都是独特的,性格各异。而在不同的家庭教养情况下生长起来的孩子,习惯也不同。
有些孩子可能性格较为外向,善于社交,而有些孩子可能更为内向,更容易受到伤害。
所以我们一定要在孩子入园前充分分析孩子的家庭教养方式、父母与孩子的沟通习惯以及孩子的大运动、精细动作、情绪特点、语言能力、认知能力、自理能力、社交能力的各项发展情况,充分了解孩子的性格特点,非常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孩子的情感和反应。
皮克勒的回应式照护是采用了基于“尊重”为基础的回应式方法,关注儿童的情感和需求,帮助孩子建立积极的情感体验,从而培养他们的情感智力。
这种方法强调照护者与孩子的亲密关系、尊重和情感连接。在解决孩子在托育中心遭受欺负问题时,我们可以应用皮克勒的照护理念,采取以下方式帮助孩子:
PART 1 倾听和表达情感
首先,我们要先与孩子进行交流,询问他们发生了什么事情,如果孩子还不会用语言清晰的表达,我们要通过表情和场景来结合,进行询问。
了解是否有什么让他们感到不开心的事情。并且鼓励孩子敢于表达自己的情感与内心想法,让他们感到自己的感受被重视。
PART 2 与孩子确认情感
在孩子表达情感的过程中,要肯定他们的感受。告诉他们,他们的感觉是合理的,无论是愤怒、伤心还是焦虑、嫉妒,都是可以理解的情感反应,也是正常的反应。让孩子感受到被接纳、被尊重。
PART 3 为孩子提供安全感与支持
两个小朋友发生冲突,必然会有弱势的一方。在孩子遭受“欺负”后,要让他们知道父母是孩子安全的避风港。
千万不要说:你怎么那么笨,被别的小朋友欺负了?或者:你怎么不还手,怎么没有打回去呢?用怪罪的方式反而让孩子失去了情感的支持。
而是告诉他们,无论遇到什么困难,家人都会一直在他们身边支持和保护他。
PART 4 分析孩子受欺负的原因
孩子之间发生小冲突很正常,而有一些小朋友会无缘无故的出现打人和咬人的情况,而这些小朋友有时也会选择人去进行“欺负”,比如一些内向的、不善表达、体能发展不好的孩子更容易受到欺负,而我们家的宝贝是不是也会存在这些问题?
PART 5 父母与孩子共同解决问题
如果是两岁半上的孩子,我们可以和他一起讨论如何应对类似的情况。鼓励他们提出解决问题的想法,一起找到应对被欺负的方法。如果只是小问题,小冲突,那家长不需过多干涉,引导孩子学会自己进行解决处理更好。
如果是比较严重的被打、被咬,那我们需要带领孩子多增加体能训练,提升语言表达能力,当面对其他小朋友的肢体冲击时,能快速用肢体进行回挡,还能大声说出:你不能打我,你不可以欺负我,并能在老师或家长帮助解决问题时,可以清晰表达出事情的原委。
PART 6 帮孩子建立自信
许多父母特别担心孩子因为受到过欺负,会产生心理阴影和恐惧,并且孩子受伤的话,也会强化家长内心的焦虑。
所以我们要告诉孩子,别人欺负你,不是你的错,而是鼓励孩子可以自信的应对,解决问题比逃避问题更重要。并帮孩子认识到自己的优点和能力,从而更好地面对社交中的挑战。
在我们帮助孩子的过程中,可以将以上方法与孩子的性格特点结合起来。对于外向的孩子,可以鼓励他们更主动地表达自己的情感,教会他们积极应对冲突的方式。
对于内向不善表达的孩子,要耐心地倾听他们的感受,为他们创造一个安全的环境,让他们感到父母可以随时倾诉,并且能理解支持他。
我们也可以和托育老师,一起用皮克勒的回应式照护方法,与孩子建立深入的情感连接,鼓励他们积极应对问题,帮助孩子更好地处理困境,培养他们的情感智力和应对能力,为他们的成长奠定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