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昊周游列国志——西藏


咦!西藏应该是一个地方,而不是一个国家吧!没有错,但是我认为中国的美景实在是太多了,所以在我的旅游观念中,自己将各个省份本身当做一个国家来看待。而西藏则是当之无愧的高原美景。
我觉得去西藏的话,一定要去领略藏传佛教的博大精深和冰雪高原的雄伟壮阔。我是从青海坐火车到达拉萨的,沿途那荒无人烟的高原,让我感觉仿佛自己在飞机上一样,到处都是冻土戈壁,绕过少量的聚居区,仿佛就像是看到了身处外星球上的原始住民。不能不说,在这种环境中修建出一条架空的铁路出来,那实在是人类铁路史上的奇迹!

藏传佛教来自于古老的印度教。珠穆朗玛峰横跨西藏和尼泊尔这两个区域。众所周知,佛教发源于印度,但是释迦摩尼的出生地却是在尼泊尔的蓝毗尼。印度和尼泊尔的关系比西藏和中国东部的关系还要紧密,也难怪藏文化深受印度的影响了!怀着虔诚信仰的西藏僧人也有不少,他们有的身上只有几百元,甚至是几十元!通过攀登喜玛朗雅山脉,跋山涉水来到尼泊尔,再越过各种高山峻岭,最终来到他们内心的圣地——印度。我相信,他们之所以对一切艰难险阻无所畏惧,这应该也是佛的力量吧!

来到拉萨,除了喝一杯美味而营养的藏奶茶以外,一定要去罗布林卡走走!那编织在棉布上的藏文,我相信凡是对历史有厚重感的人,都会对其产生崇敬之心!相信凡是看过罗布林卡公园中那精美的壁画的驴友,都会对藏传佛教画册中人物勾勒的精美和细腻而感触吧。但其实真正的额印度教,它的人物是以类似卡通画的形式呈现出来的,而传入西藏之后,很明显地加入了许多东方特色。人物更加写实,神态更丰富。

而传说中的布达拉宫,则演绎了一场凄美的爱情故事。布达拉宫是松赞干布送给文成公主的爱情礼物。其实这个举动在亚洲是非常常见的,比如印度德里北方Agra境内的泰姬陵和泰国华欣海边的拉玛七世爱之宫殿,这些都是皇帝赐予爱妃的珍贵礼物。比起亭亭玉立的文成公主,松赞干布则略显野蛮而粗鲁,但是公主对国家的忠诚和藏人的宽仁大度,也使得这场政治联姻变得格外感人。

我当时入藏的一个目的是借道,采用陆路的方式进入到尼泊尔境内(吉隆口岸)。由于地理位置的原因,尼泊尔领事馆就设立在西藏境内。由于两国在历史上都具备有共产主义背景,所以一般委托旅行社的话,签证在1天以内就可以批下来了。不少旅行社是从拉萨包车到吉隆的,当然如果你已经到达日喀则,从那里出发也是可以的。日喀则已经是海拔4000多米的高原了,我记得那里的物价奇贵无比,就连小店里面一杯橙汁都要70元!
我们的小巴士车是具有取暖设备的,在翻越喜马拉雅山脉的时候,取暖器会打开,所以即使周围都是冰川,大家在车上却并不感觉到寒冷。我非常幸运地在定日县停留了一天(主要是帐篷忘记带了),这个小县城只有6万人,屹立在海拔4700米的高原上(再往上走一点就是号称全世界海拔最高的寺庙绒布寺和珠穆朗玛峰的ABC大本营了!)。我自己非常好奇那里的人们是怎么生活的,于是就像来到共和国一样,对“人间极地”的居民,包括酒店服务员,商店和超市的老板们进行了各种形式的“盘问”。当发现他们的民风是如此之淳朴之后,我顿然产生了呆在那里的想法——真是海拔越高,人心越善啊!只有在这里,我们才可以看到没有世俗之争执下那朴实无华的人与人的纯粹友谊。这里虽然非常寒冷,但是上午的日照(尤其是早上10点到12点之间)却异常强烈,我感觉自己就像是来到火星上一样,白天炎热而晚上寒冷。大家在这种环境中,千万不要洗澡!如果挨冻的话,可就不好受了哦!

那个巴士司机说,其实在西藏这边做旅游业,还是非常赚钱的。这么美的环境,谁不想找个机会去瞧瞧呢?他说只要你可以吃苦,一年30万是一点问题都没有的!这里的司机非常辛苦,他们在去吉隆的路上,经常需要早上四五点起来赶路,晚上11点多才能睡觉。所以也算是一分辛劳一分收获吧!

当我们越过重重高峰,最终来到吉隆口岸之后,皑皑冰雪才逐渐变为了山林和湿地,气温也显得凉爽了许多。吉隆口岸的另一侧有一座窄窄大小桥,我悄悄地翻开自己的词典,向那个面带笑容的尼泊尔边境酒店姑娘说了句——“Namaste!”,告别了美丽迷人的西藏高原,而开启了五彩缤纷的尼泊尔的探秘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