刀郎《罗刹海市》20天播放170亿次,台湾专家点评一针见血!
8月8日,刀郎的新专辑《山歌寥哉》发行已有20天的时间,其中,《罗刹海市》的播放量已达170亿次。从风靡国内到火爆全球,刀郎用十年磨一剑的方式,用一首歌的向大家证明什么叫“嬉笑怒骂皆成文章”。

有人说,这首歌有小技巧,刀郎是为复仇而来;也有人说,这首歌有大格局,是忧国忧民之作。

目前来看,关于《罗刹海市》的解读,版本众多,有人听出了个人恩怨,有人看到了社会现实,也有人隐喻多边关系。

关于其深意,刀郎方表示不会做回应。《罗刹海市》的原作者蒲松龄的后人则站出来回应:感谢刀郎把聊斋文化发扬光大,让历史文化再次照进现实创作。

一时间,“刀郎热”成为新的流行色。
除了广大大陆网友的关注外,台湾专家也纷纷站出来解读《罗刹海市》。

专家金老师称:自己非常喜欢刀郎的歌,从自己年轻的时候就喜欢。

关于主持人“刀郎这十年到底是不是在磨刀”的疑问,

这位专家认为,这对应的是一个“美丑颠倒”的暗示,这首歌有很深的哲学意义,主要看你把它放在什么样的环境中去听。

对于主持人提到的“大部分台湾人都不知道歌词讲的什么意思时”,

另一位任教授则表示:我从小就喜欢从我爸爸的书架上拿书看,《聊斋志异》这本文言文非常深,它写的不只是鬼故事。

对此,他联系到了当前时代发展中的各种不同,如气候变化的不正常,每个人发展的不正常。

他认为,在职业界的发展中,以前都觉得留德的人都非常了不起,但现在反倒觉得有点难过,因为他们现在的做法有点像美丽国的跟屁虫,丧失了自己的独立意志。

因此,才让人觉得整个世界的价值观都变了,就像《罗刹海市》中讲到的“美丑”的标准极端变化。

他甚至列举了自己的亲身经历,表示:平常我们在节目当中说的话,其实就是活在《罗刹海市》中。

最让他不能理解的是:当自己讲爱好和平,讲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时,有人质疑他“是不是疯了”?

而在这位教授的眼中,这就是《罗刹海市》。为了验证自己的假象,他甚至还做过一个实验:跟着大家一起骂,骂完之后发现自己的人缘变得好的不得了。

同理,当他把这首《罗刹海市》套用到德国和日本时,发现也可以用。
因此可以证明:全世界每个地区都有这样的《罗刹海市》。

正如主持人总结的:这首歌小到个人的经验教训,大到国际关系,好像都有投射,都可以找到自己的位置。

或许正是因此,才让大家都产生了同感。

此外,台湾名嘴郑村琪也发声解读刀郎的《罗刹海市》,称这是刀郎对社会现实的理解,很钦佩他能从中国传统文化中汲取养分。

你觉得台湾这几位专家解读得有道理吗?是不是一针见血呢?他们真的听懂《罗刹海市》的“弦外之音”了吗?
目前来看,刀郎的这首《罗刹海市》风头不减,播放量还在持续上升,关于罗刹海市的解读,随处可见的都是赞誉,少数质疑声也基本都淹没在广大网友的“正义之声”中,不敢对抗第二回合。
你觉得刀郎的这首《罗刹海市》是真好吗?如果你也喜欢,你又是被他的哪一点吸引的?你更喜欢它的词,还是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