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帛书版讲解与领悟 51讲 第二十章(1) 不要在世俗中迷失了自己
唯与诃,其相去几何?美与恶,其相去何若?
人之所畏,亦不可以不畏人。望呵!其未央才!
众人熙熙,若乡于大牢,如春登台。我泊焉未兆,若婴儿未咳;累呵,如无所归。
众人皆有余。我独遗,我愚人之心也,憃憃呵!
鬻人昭昭,我独若昏呵!鬻人察察,我独闵闵!
惚呵,其若海,恍呵,其若无所止。
众人皆有以,我独顽以鄙,我欲独异于人,而贵食母。
第二步【解读】
本章紧承第十九章故令之有所属。论述圣人面对世俗,应如何坚守“见素抱朴,少私寡欲,绝学无忧”之道。(我,即得道、遵循大道的圣人,圣人居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
本章分为三个小节:
第一小节是讲行道的圣人面对世俗,要能坚守自己的大道,不要怕!
1. 唯与诃,其相去几何?美与恶,其相去何若?
世俗当中的“对上唯唯诺诺,对下大声呵斥,它们相差有多少?赞美与厌恶(指责),它们之间的距离又有多大呢?
【领悟】
2. 人之所畏,亦不可以不畏人。
人们所害怕得到的诃与恶,也不可能在正确的正义的道面前而不感到畏惧。(即斜不胜正),所以说只要是坚守道的原则,就不要害怕世俗的态度。抱世俗态度的人反而会对坚守道的人感到敬畏、畏惧。
第三步【领悟】
不要在世俗中迷失了自己
这些世俗的态度,对于世俗来讲,可能很多人都免不了非常在意。而对于圣人来讲,很显然老子在这里持否定的态度,坚持道的原则,坚定做自己,不让自己的意志在别人的态度的变化中流转。不在世俗中迷失自己。
从另一个方面来讲,作为一个心智健全的人,我们应该有自己坚定的信念,有自己的正知正见,坚定的信念和正知正见从哪里来呢?那就是遵循自然的规律。比如说知识是依靠学习获得的,财富是靠努力付出获得,友谊是靠自己的真诚获得,幸福是靠自己付出真爱才能拥有。如果说有捷径,捷径就是越遵循大道越能找到通向成就的捷径。
但有些人却偏偏要想一些旁门左道,那样很容易误入歧途,在偏离大道的旁门左道上迷失自己、甚至丢失自己。比如有人说获得知识的捷径是给大脑安装一块芯片,这样的你,你自己喜欢吗?那还是真实的你吗?你会为了一时的好奇而丢失掉真实的自己吗?你能承受别人控制芯片就可以将你大脑控制的结果吗?所以,在科技与人工智能飞速发展的今天,我们更需要对大道具有最坚定的坚守,才不会在他人的蛊惑下走上歧路,也不会在各种信息、世俗中迷失自己、丢失自己。不管科技与人工智能如何发展,人类成就智慧人生的最根本点,终究是勇敢自在的做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