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高考前的思考人生——文化、乌托邦、和理想社会

2020-06-09 11:38 作者:土豆滴滴答答  | 我要投稿

本文是本人在高考前看完《1984》和《美丽新世界》之后的所思所想,估计写于2015年5月,收拾东西时发现的,觉得写得值得思考,正好现在美国爆发反种族歧视也觉得有点关系,也感叹一下当时的充实思考和现在的荒废人生,于是打下来记录下来。

(还有,我终于找到我一直坚信的“理想社会模型”是哪来的了,在这个文章里得出的hh)

每当谈及语言文字的问题,我总有想说的话,而且总觉得世上没有多少站在这个角度思考的。

  1. 语言的本质——传递信息

  2. 我为什么要保护“汉语”?

  3. 什么是“汉语”?古人之语?当权者所言之语?还是果然所用之语?

  4. 什么样的语言“好”?

一、

在现代科技没有产生之前,不平等的社会有其必然性。历史总在淘汰一些人,而本“应”被淘汰的人又不会心甘情愿的受死,他们会以各种合理的或是不合理的、人道的或是不人道的方式试图活下去。这是有限的生产和无限的“欲”之间的矛盾,而存活是根本的“欲”。因此,必有动乱,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是本应该去死的人为生命而做出的奋斗。

对于这种问题,《1984》提出了一种解决方法,即抑制生产力的发展,控制人们的思想,这种办法天朝早已掌握,但是并不好用,被八国联军打败,碾在历史的车轮下。


二、

现代科技之后,生产力发展使所有人都能存活成为可能,但这又助长了人类新的愚昧。例如把对过去知识的传承视为“贤”的唯一标准、把长相视为权重极大的事情、使本应淘汰的人因社会低保和救济存活、蛊惑家大行其道。我私自把这种阻碍人类进化的内因称为进化内阻。总的来说,进化内阻大的社会会因为竞争力不足而被淘汰,而相对较低内阻的会因为进化快而存活,取而代之。

我们每一个个体不仅代表社会意识,而应是社会意识服务于我们。中国人并不代表传统文化,也不必被它绑架,否则我们的文化就成为了我们的枷锁。

三、

未来,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必然使得每个人都可以存活,但是如何让每个人都快乐呢?

《美丽新世界》描绘了这样一个社会,每个人都在胚胎工程下出生,无法生育,成天快乐的工作,人在心理医生的帮助下认为工作很快乐。但是值得注意的是,这个社会有极少的α从事创新性活动,因此创新力还是有的。如果人种管理又合理的话,它的确可以说是一个较好的社会了。它的创新性在于,让智力不足的人失去生殖能力,但又不至于灭亡,作为一种比机器廉价的劳动力使用,而真正意义上的人(α)不把低等人视为同类,因此不会有人为他们鸣不平。每个人都幸福的活、幸福的死,这确实是一个美丽新世界了。

人是社会性动物,每个人不知不觉中就被他人。被文化、被社会、被自己绑架了。每个人都在时时刻刻的被胁迫。当然,胁迫本身也是合作的一种方式。这不可避免,但怎样的胁迫方式是最优的。或是相对优的呢?

  1. 有创造力

  2. 有生产力

  3. 有稳定性


一个我心中的理想社会


一、对于旧社会中,应该淘汰的人无法淘汰的问题,我认为令人失去生殖能力是最好的解决办法。每个人的基因是生来定好的,若其一生有成绩——或是有创造力、或者其他,就适当的提高一点他的基因在人群中的比例(通过调节下一代新生儿的基因频率);反之,若他作恶,就降低基因比例。但这个模型的评价系统可能不易构建。

二、人有独立的思想。在上述社会,大部分没有独立思想的人就会被淘汰,进化阻力下降。独立的思想成为可能,这保证了社会巨大的创造力。理性的人明白,闹事者必自我灭亡(基因层面上),从而从事生产或创新,不仅可以富足自己,也可以使自己的DNA延续。

晚自习进行着,有的人在做各种小动作,有的人在看杂书,这是心静不宁的;有的人一本正经的在睡觉,有的人在学习,当然这两种人并不易区分。徐立坐在讲台上摆弄着各种电子产品。由于水痘的风暴,不可以开空调,许多人用各种试卷、草稿纸(当然这与试卷是一个意思)当扇子用,也有人用真扇子的。窗外,几只青蛙无止境的叫着。吃东西的、发呆的、讲话的,噪声不自觉的产生。我与这里似乎处处相谬,一个既不学习,又不从事娱乐性活动的土豆,扫视着全班,记录下这和谐而宁静的晚自习。

距离高考还有13天。


(当然,这么多年过去了,我知识量也增加了,也对上述问题有了更多的思考,有时间或者大家有兴趣的话,我可以写一写。)

高考前的思考人生——文化、乌托邦、和理想社会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