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什么心态让我一次次的不服输,战胜“无常”,夺回清华?

2022-06-23 15:40 作者:梦想清华清美考研高考  | 我要投稿


王润玺

录取院校|清华大学

录取专业|雕塑

本科院校|鲁迅美术学院

本科专业|雕塑


初试|383分

英语| 58分

政治| 69分

专业一| 134分

专业二| 123分


“人生难得有钻三次牛角尖的机会”——复盘我的本科学习以及考研经历

我从来不是一个事事顺遂的人,正相反,每次在人生的重要节点,我总是把不靠谱演绎的淋漓尽致。单是高考我就经历了两次,2014年文化课488分错失央美建筑系,2015年央清校考接连溃败。好在最后勉强有个学上,以理科文化课557分去了鲁美雕塑系,而凭借我的专业排名只需要总分考到380分就可以入学。最终在家人的殷切劝说下,我心有不甘的放下央清,带着一万多块学费,和耳畔回荡着的“别较劲了,好歹也是个美院”。我一赌气就去上学了,然而正是这个误打误撞的选择直接改变了我此后的生命轨迹。

起初,由于考前主修建筑设计,我的造型基础很差,也没有过多的写生训练,入学后人物素描画不好。大一的基础课分数因此一塌糊涂,科科都达不到90,唯独公共课透视学考了个满分,虽然美术史,解剖学这类文化课都成绩不错,但这一切都无济于事。在写实实力至上的鲁美雕塑系,基本功不好直接导致我保研机会渺茫。但争强好胜的性格并没有允许我得过且过,摆烂到底,即便是不能保研,我依然能够通过本科阶段的努力去获取更好的未来,也是在这期间,我的心中第一次产生了考清华研究生的念头。

在鲁美本科的几年,由于潜意识中默默认为我比别人基础差很多,因此需要更加努力,于是在课下自由时间更加倾向于去图书馆看理论,看画册,去教室加课做雕塑,基本上也没有什么娱乐活动以及美院学生钟爱的去考前画室打工挣钱的经历,因为从决定考清华那一刻起,每一分钟都十分宝贵,因为这本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在每次图书馆闭馆回到宿舍后,我都喜欢和室友高谈阔论一些艺术史,顺便掉掉书袋拽几句画论原文,巩固一下当日新看的新学的东西,另外由于当年清华造型基础考泥塑写生,我一度狂热于练习肖像速塑,在我本科期间就绝对不少于100个雕塑作品。这个概念有可能别的专业的同学不太了解,做一件速塑最快加上调整拍照记录抑或是翻模的时间也得至少五六个小时,他所消耗的不单单是时间,还有精神力和体能。另加上做创作,构思构图,研究材料。保守估计我本科期间在课外为雕塑付出几千小时有余,这甚至超过了我们同班某些沉迷电竞同学steam游戏平台显示的在线总时长。诚然,坚持做雕塑和坚持上网这两者都并非易事。。。

可能有的同学觉以上种种都是在肆意夸大事实,下面允许我来负责任的简要列举几个有据可考的经历,我每年回青岛和家人团聚的时间总共不会超过一个月,这几年在外游荡和家里聚少离多,也曾在北京没有供暖的工作室里完完整整度过了两三个冬季,没机会使用学生证购买半价票,原因是北京并不是我的家乡。在其他同学假期考驾照,旅游,或者去画室代课兼职挣钱的时候,我仍然呆在北京的工作室花钱聘请模特做写生训练,这一切当然也有备战清华考研953造型基础科目的关系。我的假期和开学硬要说有差别,就是我换了个地方去做雕塑。本科期间,我往返于京沈两地工作室的火车票攒了厚厚的一摞,在北京学习期间认识的朋友和雕塑同行远比我在家乡结识的同龄人多得多,大家纷纷考研上岸的经历进一步激励着我去追求内心的想法,我便更加不计成本地投入雕塑训练。(而这一切努力所带来的回报便是我在今年三战初试通过后准备作品集的时候,从几百件作品中选出来了一百个编了本六十多页的作品集,当别的同学在想尽办法丰富自己ppt的内容时,我却在思考到底删掉哪一页更好。当然这一切都是后话。)

当时的我远没有现在这么清醒。支撑着我坚持这一切的动力都是源于我内心对雕塑价值的认可,以及自己想通过考研去进一步提升自己的想法和动机。因此,我从没计较过为雕塑付出的一切。

通常按照爽文小说中的逻辑,接下来就应当修炼圆满破关而出了,然而事实并没有那样美好。

2019年也就是我毕业前的一年,清华大学雕塑系首次更改了研究生入学考试科目,953造型基础从肖像写生更改成了全身像素描,体现在初试通知的准备材料从雕塑工具改为铅笔炭笔。这一突如其来的变革直接让我不知所措,我从大一便开始研究肖像雕塑,这道保险杠也一直是我最大的依仗,而从11月考试材料的通知下来,我已经来不及准备练习素描技法,本科期间因为鲁美的课程配置从大二起就怎么画过短期素描,考场上发挥的一塌糊涂,顺理成章的首战落败,素描87分总分不过300的结果如同一瓢冷水浇进了我的心里。

祸不单行,紧接着新冠就爆发了。我顺理成章的闭门不出,不与人交流,终日浑浑噩噩,逃避和毕业班的指导老师有过多沟通,觉得谁都在背后议论考研失败的自己。最终以一个极其糟糕的状态完成了毕业创作,本科到最后也没能去角逐一下曾竹韶奖项,这成了我此生的一大遗憾。

鲁美毕业后,我在自己租的工作室里复盘了整个一战的过程,觉得自己专业课和理论知识需要花大功夫巩固提高,就坚持进行素描训练,并且把市面上的美术史书,诸如加德纳,詹森,以及各个考研教材都精读了好几遍。好在事情有了点起色,练了俩月素描后能感受到自己的绘画水平有所改善,

然而,二战还是失败了。

我的总分是343分,虽然超过了清华美院雕塑系自划线13分,但英语仅仅考了32分,查到成绩的那一刻,我仿佛觉得命运和我开了个大大的玩笑。619美术史考了128分,925造型基础考了124。单单看这两科的确是证明了努力终有回报,而英语的大翻车却让我又一年的努力猝不及防化为泡影。

二战失败后,我相比头一次的失败更加绝望而且意难平,我一直不能理解我比那些入围复试并且总分低于我,且英语考了40整的幸运儿相比我差在哪里,仅仅是运气使然,我便用一年光阴换来了心灰意冷?我无法接受这一切,因为我比他可能要更加了解专业理论,有更多雕塑作品,参加过更多展览,获得过更多全国比赛的奖项……但考试终归是无差别的竞争,竞争便是残酷的,不但得按照清华美院定下的招生规矩来进行,而且一旦接受或者默许了这一切,不硬着头皮到终点,仿佛一切都不会结束,前面所付出的一切都毫无意义。这在商业上也许叫做沉没成本吧。


此刻,我回顾此前的每一次人生重要关卡,似乎我都是迁就命运的安排,唯几次想钻钻牛角尖,都是撞上南墙败兴而归。然而这一次我准备再撞一次南墙,把他撞倒或者是把我撞死算完,我早已不在乎继续考上个几年。我也的确是这么做的,在无数次心无波澜的回答完别人的灵魂提问“如果今年考不上你还继续考吗?”这个问题后,我大概是已经接纳了自己的不完美,并且想通了考试存在的偶然性这一事实,站在数学的角度,见证一个偶然事件的发生往往需要提供更多的实验样本。既然想通了,继续努力便是了。因此我的回答是肯定的,我一定会继续努力下去,我所欠缺的并不是能力,而是一次命运的眷顾罢了。

其实,三战的过程远远没有最初设想的那么悲壮,一年中我所做的也只有修补自身的不足和默默地等待凭着习惯去惯性复习看书做题。关于这一年的回忆,包括复习的细节自从初试结束的那天我便淡忘了,这恰恰也证明了我接受了不完美的自己,也许这就是常常被人说到的和自己和解吧。走出考场的那个下午,天还没全黑,我抬头看着清华东门外天空中飞过的寒鸦,心里想过这应该是最后一次了。我毫不质疑地相信自己可以上岸,因为这三年来,关于考清华这件事,该做的我几乎已经都做过了。





初试结束后,我仿佛一切都没发生过一般,在北京的工作室,回归到了正常的生活,继续接订单做雕塑,试着偿还脱产复习产生的债务和透支消费。在忙忙碌碌中,终于迎来了查成绩的那日,我仍能记得那个下午我正在推进一个雕塑坐像的衣纹褶皱细节。在突如其来的连续震动后,手机变得滚烫。我便被本能支配着如同前两年一样机械般的重复着陌生又熟悉的过程。我毅然点进了研招网的网址,并没有去清华官网查询,因为那样步骤繁琐,我向来喜欢直来直去,快意恩仇。心里默默想着,要死要活给我个痛快。随着一阵闪烁,仿佛一阵电流贯穿了我的脑壳,整个人在原地愣了几秒,紧接着跑上楼,趴在马桶上,吐了。

说不紧张是假的,考后的心态平静被我归因于人类躯体的自我保护机制。三战的结果是令人异常轻松的,总分考了383分,各科都过线。这个分数就算是在2022卷中卷的一年,入围复试也没有任何问题了。

梦想清华造型班课程场景

而面对复试即将迎来的未知挑战,我却由内而外散发着前所未有的轻松和释然。我先用一周时间挑选了一百多件雕塑作品编辑成了我的作品集,然后就慢慢悠悠开始准备口语和复试小稿。接到复试通知的那天,一遍翻阅作品集上传资料,一边心里暗想,这把大概是能行了。在某机构撮合下,两个面试高分学长为我们初试中幸存的八个人分别进行了模拟复试,他们对我的评价的评价进一步印证了我的自我判断,他们甚至在结束后跟我开玩笑,说你面试时千万不能表现得太好了,这会让老师觉得你能力过于全面,不像个考研的而像个考博的。。。此时我才意识到,从2015年入学以来,我在训练上花掉的每一分钟,我在做作品上花掉的钱,我在图书馆看过的每一本书,我买的每一本画册,我在工作室请模特做的每一个写生,原来都做数。它们所有一切成为了我坦然面对面试考官的底气和能力,也在这时,我才真正领悟了曾经的一位雕塑老师说过的话,“做事要脚踏实地,做人要真才实学。”面试那天清晨,我流畅的回答了每位老师的提问,在和老师们的欢声笑语贫嘴抬杠中结束了考研三战,这也的确是入学清华前的最后一战了。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

必将苦其心志、劳其筋骨

行拂乱其所为

所以动心忍性

增益其所不能”

润玺同学用亲身经历

为我们带来了最好的诠释


俗话说,事不过三

但又有多少人

能够在接连的打击中屹立不倒呢?

能如此坚定地站在逐梦之路上

除了倔强不服输的意志

更重要的是对所选专业的爱

以及被这份爱所滋养的

扎实的专业能力与素养


千磨万击还坚劲

任尔东西南北风

润玺同学就如同

生于石壁的劲竹一般

也许扎根需蛰伏许久

但时机成熟便势不可挡

一朝破土而出

并在风雨中屹立不倒

愿你今后

能保持这份坚毅的心气

雕琢最有厚度的人生

什么心态让我一次次的不服输,战胜“无常”,夺回清华?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