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室温超导那么火?
7月22日,韩国一个研究组发表了一篇论文,宣称其合成了全球首个临界温度超过400K(约127℃)的常压室温超导——改性铅-磷灰石晶体(LK-99)。 近期各大媒体炒的沸沸扬扬,据了解,B站UP主“关山口男子技师”成功首次验证合成了可以磁悬浮的LK-99晶体,该晶体悬浮的角度比Sukbae Lee等人获得的样品磁悬浮角度更大,有望实现真正意义的无接触超导磁悬浮。
那么, 室温超导对我们有什么影响?
室温超导是指在常温条件下实现超导现象,这将对我们产生以下影响: 1. 节能可持续性:目前超导材料需要在极低温度下才能实现超导,这对于能源消耗较大且不环保。如果能够在室温下实现超导,将大大降低能源消耗,并使得超导技术更加可持续。 2. 传输效率提高:超导材料的电阻为零,电流可以在超导体内部无损耗地传输,这将大大提高能量传输的效率。室温超导的实现将使电力输送更加高效,减少了能量的浪费。 3. 医疗设备更为便利:超导材料在磁共振成像(MRI)等医疗设备中得到广泛应用。如果能够实现室温超导,将不再需要大型冷却设备,降低了设备的维护成本和使用门槛。 4. 科学研究进展:室温超导的实现将极大地推动科学研究的进展。科学家们能够更方便地进行超导材料的研究,探索其在能源、电子设备、磁学等领域的更多应用。 总体来说,室温超导的实现将对能源、医疗、传输等领域产生深远影响,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降低成本,并推动科学技术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