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越13号房——现实真人互动影像作品佳作!!!

作为一名高中生来说 这是我迄今为止玩的目前最好的剧情游戏。

接下来给大家讲讲主人公——杨永信 的故事吧
这位陌生人,你好!
当你看到这个评测的时候,或许你还不知道杨永信是谁。
他的戒网瘾中心(豫章书院),那个摧残了无数孩子身心的地方。
在那时,人们都认为网瘾、早恋......都是一种病,在杨永信的洗脑下,家长们也更加坚信这些“病”需要被电,无数“问题少年”被送了进来,在十三号室里接受电击治疗……
在一次次的折磨下,“问题少年”都变成了乖孩子,家长们更是满意,而杨永信也赚了不少钱。虽然后来他的戒网中心被查封了,但是他的惩罚却只是他的戒网中心被关,甚至他还当上了某所医院的副院长。
“一切不曾发生,直至它被描述 ”
2017年10月16日,一篇《中国到底有多少个杨永信》全网刷屏,在杨永信恐怖的13号诊室后,曾经全网一片赞誉的豫章书院被揭开了肮脏的遮羞布。虐待、囚禁、拷打、性侵……一桩桩令人发指的事例浮现在人们面前。
平静的湖面下暗潮涌动,光明的背后黑暗蔓延,折翼的天使被送往炼狱,狂笑的恶魔金钵满盆。
豫章书院打着戒网瘾学校的幌子,收着天价的学费,办着丧尽天良的事情,只消数月到一年,就能还你一个跪伏在你面前瑟瑟发抖的孩子。极端暴力,极端压迫,成了加速器,将他们推向更深的深渊。
深渊底下的孩子在哭喊求救,他们的灵魂破碎不堪,深渊上的人们闻声驻足,或草草一眼,大步走开,但也有人趴在边缘朝里呐喊,决心施救。他们编织绳索,他们奔走相告,他们寻求光明,可是这群为了孩子而发声的人,过的太难太难。
“一束光照进铁塔,铁塔里的肮脏龌龊出现,于是这束光便有了罪 ”
2019年10月5日,《因为曝光豫章书院,我朋友被他们报复到自杀》一文,再次将豫章书院推向了舆论的风口浪尖。
“当你选择曝光一个充满着污秽的行业,往往就代表着,你将自己置身于危险之中。在两年前我选择站出来,曝光豫章书院前,我便明白这个道理。当时我在考虑了一个星期后,选择抱着身负重伤的决心去战斗。但是世事终究难料,让我没想到的是,最终被报复进深渊的人,是我身边的朋友们。”
这是*温柔*在目睹了身边可爱善良的志愿者们一个个被威胁报复打垮时写下的文字。他们是那束光,却被铁塔里的恶人裁定有罪。只是群善良正义的普通人啊,超人尚且不会飞,他们又能去哪找寻逃脱恶魔的翅膀呢?光明穿破乌云的初始总是艰难的,他们的生活却已四面楚歌。
“2018年,全球有52个记者死于非命,这还只是被发现的,这就是一条荆棘之路,就是一颗鸡蛋,视死如归,去碰撞磐石。”从来没有人生而英勇,只是他们选择无畏,通往光明与正义的道路上布满荆棘,可他们义无反顾的在每个夜晚奋力魔战,只为执着地托起黎明。
“为众人抱薪者,不可使他冻毙于风雪"
"为生命开路者,不可使其困顿于荆棘 ”
2020年7月7日,吴军豹等人被判刑,吴军豹本人被判了两年十个月。那么多孩子被关押虐待的三年,仅仅换来他被判的两年;那么多志愿者倾家荡产甚至付出生命,他却贪淫享乐没赔一分一毫。
暂且不论这些,就谈在法院审判的过程,,多多不孚众望的细节,工作人员的怠慢、躲闪,法官的漠然、随意,莫名其妙多出来的极具讽刺的自首情节,民事诉讼的艰难、悄无声息,数不尽的暗箱操作,如果法院都不能公正,我们还能信谁?这儿的公正二字,每一顿笔都是沉重的的叹息,每一提笔都是含有血泪的双眸。
至于那些从只言片语中窃得一些扭曲的信息,便沾沾自喜的跑来站在道德至高点用极度伤人、寒心、恶毒的话语肆意伤害那些温柔而勇敢的志愿者的人,你们睁开眼睛啊,看看你们都做的是什么啊!你们让恶人作怪,让好人寒心,无异于坏人的帮凶,无异于在捂住发声者的嘴!
“尽力而为,无愧于心,人事已尽,唯听天命”
但是,不管怎样,相比于杨勇信来说,豫章书院的事情算是有了个交代,正如*温柔*所说,正义从来不会理所应当的到来,正义是这些勇士抛头颅洒热血,去奋斗去牺牲,才从虚无中拼抢下来的。
不管怎样,天,终于是亮了……

社会看似波澜不惊,然而在平静的表面下,却是暗流涌动。很多人却被表象麻痹,对这些暗流无动于衷。从雷电法王杨永信,再到三原色虐童事件,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正是大多数人的习以为常,让恶性事件有了生长的土壤。当有人站出来发声呐喊,却又会被当作异端对待。正如伍尔芙所说:
一切不曾发生,直至它被描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