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重机枪在1884年就已获发明专利,为何突击步枪到二战末期才出现?

2021-08-27 00:04 作者:瀚海狼山  | 我要投稿



早在1862年,美国人加特林就发明多管手摇机枪,当时被叫做格林炮,这是转管枪炮的鼻祖。要知道,此时的太平军还正在和曾国藩的湘军杀得难分难解。而到了1883年,英籍美国人马克沁又研制成11.43毫米口径的马克沁重机枪,利用火药燃气能量完成射击循环的机枪。马克沁重机枪是世界上第一款真正以火药燃气为能源的自动武器,1884年获得了发明专利。全枪重 27.2千克,采用枪管19毫米短后坐自动方式,水冷枪管;采用容弹量为333发6.4米长的帆布弹带供弹,弹带可以接续,理论射速 600发每分钟,相当于一秒钟就打出10发大口径子弹。也可以通过射速调节器调整为慢射速。马克沁发明重机枪时,正赶上洋务运动后期。在淮军的基础上发展近代海军。出国考察的LI中堂,就亲眼见识了马克沁,


重机枪的巨大威力。由于是潜在大买家,发明人马克沁亲自操作机枪,只用几秒就扫断了一棵大树。当即震惊四座。马克沁重机枪首次实战应用是在1893到1894年的非洲。在一次战斗中,一支50人的英国部队仅凭4挺马克沁重机枪,就打退了5000多土人的几十次勇猛的冲锋,当场杀伤3000多人。不过因为战场过于偏远,大部分“文明世界”的人还没有真正意识到马克沁重机枪的巨大杀伤力。到了一战期间。德军装备了MG08式马克沁重机枪,在索姆河战斗中,一线排开得上百挺马克沁重机枪,一天内就打死超过60000名冲锋的英法士兵。这个伤人效率,仅有核武器可以对比了。其实马克沁不单单是单管自动机枪的发明人,他其实也是燃气推动枪机的自动步枪的发明人。其实是先试验自动步枪成功,然后才发明了机枪。


在此之前,全球基本上只有非自动枪。子弹需要装一发,再发射一发。后来发明了栓动步枪,可以装多发子弹,然后逐一发射。不过仍然需要每发射一发后,拉动枪栓完成退弹壳,再上膛,然后再瞄准击发。而枪支的打击效果,除了单发子弹的威力和瞄准的准确度之外,射速成了最关键的因素。马克沁发明的机枪和自动步枪,都是在发射瞬间,机枪和枪管扣合在一起,利用火药气体能量作为动力,通过一套机关打开弹膛,枪机继续后坐将空弹壳退出并抛至枪外,然后带动供弹机构压缩复进簧,在弹簧力的作用下,枪机推弹到位,再次击发。


这样一旦开始射击,机关枪就可以一直射击下去,直到子弹带上的子弹打完为止,能够省下很多装弹时间。不过比较奇怪的是,虽然自动步枪比机枪发明的还早,但是直到二战后期之前,几乎没有哪个大国陆军是大批量装备全自动步枪。二战中期,半自动步枪仍然在战场占据主流。比如美国的M1式加兰德、苏联的西蒙诺夫、法国的1918式等。有些甚至仍然是一战就普遍装备的栓动步枪。比如三八大盖,连半自动射击能力都没有。


直到二战接近结束。德国方面才少量装备了发射7.92毫米中间型枪弹的StG44式突击步枪,多当做大威力秘密武器装备特种部队。苏联方面得知情报后,也快速研发了类似的装备。这就是后来AK47突击步枪的原型。自动步枪真正在全球遍地开花,基本是1960年代以后的事情。突击步枪出现得如此之晚。瀚海狼山(匈奴狼山)认为,技术上可能不是主要原因。关键在于各国的战争生产能力和对单兵战术思想的认知。各国可能被马克沁一类重机枪的巨大子弹消耗吓怕了。如果大量单兵的子弹消耗也和机枪一样。在二战结束前,恐怕没有哪国的子弹生产线可以支撑。二战后各国工业大发展,才可以基本支持人人都有连射火力。


重机枪在1884年就已获发明专利,为何突击步枪到二战末期才出现?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