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羹尧到底冤不冤
《雍正王朝》《大明王朝》《北平无战事》都是讲改革的文艺作品,从1998开始改革到现在,改革仍未终止。《雍正王朝》是改革进行时,《大明王朝》是改革预备时,《北平无战事》是改革过去式,刘和平的下一部作品《北斗南箕之歌》大概是改革完成时,这几部作品中《大明王朝》最精巧,《北平无战事》最抒情,《雍正王朝》最感动。
年羹尧死的剧情在我所看过的文艺作品中最感动。年羹尧可恨,杀江夏镇无辜百姓,残忍至极;年羹尧可耻,侵吞江夏镇财产,养寇自重,索要军费,贪得无厌;年羹尧可怜,死到临头不相信皇帝要杀他;年羹尧可悲,赫赫扬扬终为他人做嫁衣裳。那年羹尧到底为什么而死。
因为功高震主尾大不掉吗?缴了他的兵权,他什么都不是。因为对抗改革吗?清流恨他入骨,不可能结党。改革的目的是什么,还不是为了钱,政治的目标,无非就是对外安全,对内稳定,那个不花钱?
八贤王抄家抄出一千万,还不算老八老九和一众党羽的钱。年羹尧比他们有钱吗?改革尚未成功,西北打仗在烧钱,钱从哪来。李卫杀了几个贪官,还不够,年羹尧在敛财不知悔改,不杀年羹尧难道先杀八贤王?就是死在钱上而已。
徐阶比严嵩有钱,为什么不先抄徐阶,严嵩背后是几个贪官,贪官一般不会出身世家大族,且不乏干才如胡宗宪;徐阶背后是整个清流,清流出身不是地主官僚就是垄断资本,一般坐而论道如高翰文,在改革分配制度之前,这些人掌握国家命脉,绝对动不了。所以严嵩一定比徐阶先倒,不代表徐阶就比严嵩高明,只不过背后的阶级势力悬殊。
我多年以来唯一记忆犹新的情节就是年羹尧吃的大白菜,调查人员去后厨,厨子说我们将军爱吃大白菜,调查人员不相信,然后厨子扒出一个白菜心说,这就是我们年大将军吃的大白菜。宫里年妃死后,总管去搜查宫殿,结果没钱,宫女太监说我们娘娘连打赏的钱都没有,总管说不可能,年大将军那么有钱,年妃这么寒酸。这些情节才是《雍正王朝》的主题思想。改革就是要把少部分人的钱弄到大部分人手里,不管是功臣还是亲兄弟,年羹尧和八贤王,都将成为改革的炮灰。
“数英雄,论成败,古今谁能说明白”,严世藩总说“我这到底是为什么!”年羹尧最后痛哭不止,说明白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