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1809年战争之烽火多瑙河(18)——瓦格拉姆战役(中)

2020-08-21 17:13 作者:近卫掷弹骑兵官  | 我要投稿

        7月5日至7月6日晚上

        “我认为抓住唯一能够击败拥有人数优势敌人的希望的手段,就是在天亮时让全军发起出其不意的进攻。” 

        ——卡尔大公

       战斗在接近十一点钟的时候完全的告了一段落,待在各自的司令部里面的两位指挥官都十分的清楚,第二天的战役将对这场战争的结果起决定性作用。与此同时,为了渡过这么一个极度寒冷的夜晚,双方军队的士兵都点燃了篝火取暖,而他们正在休息的同时,也在消耗着他们不多的口粮。

        当天深夜,法国各个部队的指挥官都来到了拉斯多夫的皇帝总部会合——只有贝尔纳多特不在,因为他仍在努力集结他在阿德克拉溃败的队伍。拿破仑知道,他在夜间的进攻中遭受了巨大的损失,他试图迅速取得突破的努力失败了。多达11000名法国和盟军官兵失去了战斗力,其中包括就包括第六军指挥官保罗·格勒尼耶,他的手被子弹击中造成的重伤,导致他第二天已经无法参加战斗了。尽管遭遇到了这些挫折,皇帝还是设法探知到了敌军现在的情况了,拿破仑现在确信卡尔大公已经准备好在他目前所坚守的阵地上与自己进行决战。

        在第二天的战斗中,拿破仑计划对左翼敌人发动主攻,由达武元帅率领的强大的第三军担当,他们奉命包抄鲁斯巴赫河后面的高原,继而攻入战略要地马克格拉夫诺伊锡德尔,然后继续包抄敌人的侧翼。如果达武元帅指挥的部队能够成功地攻入敌人的阵地的话,将极大的威胁其他驻守在瓦格拉姆高原上的其他奥地利军团的防御阵地,这样一来他们就不得不向西北方向撤退,从而切断他们可能从普雷斯堡得到的任何增援。

        拿破仑还计划让他的第二和第九军以及“意大利军团”发动二波进攻,以阻止奥地利人向他们的左翼派遣增援部队。为了缩短和加强他的战线,皇帝还命令第四军团的主力部队开始向阿德克拉靠拢,这个军团将在当晚两点钟的时候开始部署新的阵地。这意味着只有布代的师留在阿斯佩恩村,来负责保卫与洛鲍岛军事基地之间的通讯线路。拿破仑的帝国近卫军、骑兵预备队和增援部队则组成部队的战斗预备队。

7月5日晚些时候,在第一天的战斗之后,拿破仑与他的高级将领举行了会议。

       会议结束后,拿破仑要求达武元帅留了下来,两人花了很长时间来计划达武元帅对马克格拉夫诺伊锡德尔的奥军防御阵地即将发起的艰难而复杂的进攻,皇帝认为这是决定战役成败的决斗性一击。拿破仑还期待着后续部队的增援:马尔蒙领导下的第十一军,“意大利军团”的布鲁西耶师和帕克索师,以及维尔德手下的巴伐利亚部队,他们正在连夜奔赴战场。这些增援部队为在第一天的战斗中元气大伤的法国和盟军提供了宝贵的新生力量——

        140500名步兵、28000名骑兵和488门火炮,另外还有8500人和129门火炮留在洛鲍岛上驻防。

        奥地利方面的话,卡尔大公也在他的瓦格拉姆的司令部严密的策划着第二天的战斗。在第一天的战斗中的关键时刻,卡尔大公因为指挥一个团的兵力作战而导致他精疲力尽,而且在战斗中他还受的轻伤,但是总体来说,他对于第一天的战斗的结果还是比较满意的——

        尽管冯·诺德曼的先遣部队损失过半近6000人,但是奥地利军队的其他军团几乎是完好无损。卡尔打工大概已经注意到了,虽然敌人正在以惊人的速度在马契菲尔德平原上部署着兵力,但是这一切都已经在卡尔大公的预料之中,因为他一直打算在这里和敌人进行一场决战。此外,军队的整体的战斗力也非常的出色。他认为自己能够打败拿破仑的最好的选择就是采取主动出击,正如他后来所写的那样: “我认为抓住唯一能够击败拥有人数优势敌人的希望的手段,就是在天亮时让全军发起出其不意的进攻。”。他在午夜四点钟的时候向部队发出了准备全面进攻的命令,卡尔大公的意图是利用他更长的战线(大约18公里长,到法国10公里长的战线),对敌人进行包围。

        为此,第六军团奉命向阿斯佩恩挺进,第三军团的预备部队位于他们的左翼,穿过利奥波多向布雷滕利前进,而预备役掷弹兵师则要穿越苏森布伦。这三个军团也被命令行动需要保持一致,骑兵预备队被命令占领在苏森布伦和阿德克拉之间的阵地。第一军团人在离开瓦格拉姆后,沿着鲁斯巴赫前进,而第二库军团则被命令留在原地,以避免交通堵塞,仅仅只提供炮兵支援。在奥地利部队的左翼,第四军团以前来增援的先遣部队为先导,准备进攻法军的第三军,除了以上的部队,卡尔大公估计自己的兄弟约翰大公的“内奥地利军团”将及时从普莱斯堡进抵战场,以支援这次进攻。

       奥军方面没有法军方面如此之多的战斗预备队,只有剩下的一小只由海因里希十四世亲王指挥的第五军团,但是他们没有但是他们没有被命令参加战斗,他们的部队作为战略储备,目的是观察多瑙河沿岸,如果到了有必要撤退的时候,他们被命令保护通往波希米亚和摩拉维亚的重要撤退路线。

       奥地利各军团之间的协调,对于该战斗计划的是否能够成功至关重要,但这是奥地利部队的指挥与参谋系统在过去的战斗和战争中屡屡没有能够实现的目标之一。结果,距离奥军司令部最远的两个军团,也就是第六和第三军团在凌晨三点钟的时候才收到准备进攻的命令,比约定时间迟到了近两个小时。考虑到这些部队为了与敌人接触他必须要行进的距离,两位军团指挥官很清楚,他们已经无法按照命令,在凌晨四点钟的时候发动进攻了。卡尔大公还将希望寄予他的兄弟,也就是约翰大公率领的13000人,他的角色对于能否打垮法军右翼也是十分重要的。尽管卡尔大公认为后者能够随时都能够尽快的抵达战场,但后者实际上在当晚凌晨一点钟的时候才从普莱斯堡开始了对于他们来说,可以说是遥不可及的40公里长的路程的行军。如果没有约翰大公的部队的话,则在第二天的战斗中,奥地利的大公手下的部队仅仅只有113500人的步兵,14,600人的骑兵,还有414门火炮。


       战役第二天

       罗斯贝格的进攻

       位于奥地利军队的左边,在战略要地马克格拉夫诺伊锡德尔村和周围,罗森贝格亲王负责指挥着18140人和60门大炮。此外,在他的部队中,还有一支饱受重创的先遣队,也就是诺德曼将军指挥的仅仅剩下6000人不到的步兵部队还有一些负责掩护他们的骑兵,也就是诺斯提兹手下的3120人。罗森博格及时的接到命令,开始组织进攻,在先遣队的掩护下,将第四纵队分成三个纵队。第一纵队由黑森-洪堡的6个步兵营组成,直接向大霍芬村进发。第二纵队有16个营(12个正规步兵营和4个民兵营),包括斯文本旅和维斯旅,奉命前往格林岑多夫。在第二纵队的前方,还拥有拉德茨基率领的10个营和10个骑兵中队组成的先遣部队。第三纵队在诺斯提兹的领导下,有30个骑兵中队的兵力,被派往包抄法军,直逼利奥波德夫。

        正如卡尔大公的命令中所述,罗森贝格让这些部队在接近凌晨四点的时候开始进发,尽管他已经命令手下的指挥官,让士兵们在行动的时候保持绝对的肃静,但是尽管如此,军队还是在进军的时候闹出来了不少的一些混乱和嘈杂。

       与他们相对的是法军的第三军,这也许是法国军队中最优秀的一支部队,由达武元帅指挥。达武手下拥有31600人的步兵(莫兰德、弗里昂、古丁和帕克托师)、6200人的骑兵(格鲁希、普利和蒙布伦师)和120门大炮。达武元帅并不知道奥地利人正在准备进攻他,但他自己也在准备进攻,因此他的部队已经做好了随时进攻的准备。帕克托手下的一个团的兵力就布置在大霍芬,而古丁师位于这个村庄和格林岑多夫之间,格林岑多夫由弗里昂驻守,还拥有莫尔兰将军的支持。所有的骑兵部队都被安排在了保护军队的右翼的位置。可训练法军士兵大吃一惊的是,快要到五点钟的时候,率先发动进攻的却是奥地利的部队,拉德茨基的主力部队把法国的前哨部队赶出大霍芬,然后又可是攻击了格林岑多夫。

       达武元帅则是临危不乱,立即下令部队对大霍芬进行反击,帕克托正面进攻,古丁从侧翼迂回,并同时命令确保格林岑多夫的守军坚守阵地,同时命令重炮部队向缓慢前进的敌军纵队开火。格鲁希的龙骑兵部队也出击前去迎战敌人的骑兵纵队,而蒙布伦则派出他的轻骑兵师的一部分前往奥伯西伯布伦(Ober Sieberbrunn),以期包抄奥地利人。

        从达武那里传来的大炮炮声打断了拿破仑的早餐,皇帝认为一定是约翰大公带着他的部队前来增援卡尔大公了。约翰大公还没有到来的威胁被拿破仑高估了,因为法国情报部门错误地将这支军队的兵力估计为3万人,而不是实际的1.3万人。拿破仑立即调派骑兵预备队中的南苏蒂和阿里吉的重骑兵师开始增援此地,随后是帝国近卫军。南苏蒂将军手下的骑兵炮是第一批到达的部队,他们立刻就部署在了前进的奥地利人的右翼处,向他们开火。

       与此同时,卡尔大公也在密切的注视着整个战场上的情况。由于约翰大公的增援没有能够及时没有能够及时地从东方抵达,而且也没有任何的迹象表明,第三、还有第六军团正在从西方赶到他们应该到达的预定位置。卡尔大公现在已经意识到,没有得到任何部队策应的罗森贝格的军队的侧翼现在暴露的实在是太明显,而且随着拿破仑的后续增援部队的赶到,他的处境也变得越来越危险。

        卡尔大公因此而命令罗森贝格将军立刻率领他的部队重新回到马克格拉夫诺伊锡德尔附近,并在那里采取防御姿态。这不是一项容易的事情,可是在拉德茨基将军的全力以赴的高超技术的指挥下,部队尽其所能的掩护着奥军主力部队的撤退。到了早上六点钟的时候,罗森贝格终于回到了最初的出发阵地,但是他两个小时的进攻,但他两个小时的行动,还是造成了奥军不少于1100人的伤亡。

        拿破仑此时已经赶来和达武元帅会合了,他在观察了目前的局势之后,认为约翰大公的军队就在离战场不远的位置,于是命令预备队返回到拉斯多夫,只留下了阿里吉的胸甲骑兵和一队12磅重的炮兵部队随时准备策应第三军。皇帝再次发布了命令,还是想让达武攻占马克格拉夫诺伊锡德尔,但他没有选择发动大规模正面进攻,而是指示元帅仅仅从正面阵地发起佯攻,并从东边开始包抄敌人,以便利用那里的缓坡。

        这些新的命令意味着达武元帅不能够立即发动进攻,因为他需要向东派遣一部分部队,他必须在那里在鲁斯巴赫河上面架桥,以便让他的炮兵能够渡河。拿破仑随后向欧仁和乌迪诺下达命令,指示他们在第三军开始进攻时,立即率领部队倾尽全力把奥军压制在鲁斯巴赫河河畔,以支援达武。

 

      阿德克拉危机

成为瑞典国王的贝尔纳多特

        “自从昨天以来,那个只会吹牛的贝尔纳多特除了犯错之外,可以说是一事无成。”  

      ——拿破仑对于贝尔纳多特元帅在瓦格拉姆战役中的表现如是评论道。       

        当罗森贝格在左翼发动进攻的时候,奥军的第一军团指挥官贝勒加德骑兵上将也按照卡打工的命令及时的率领他的部队发动了进攻。他在三点钟之后才开始机动,向南移动,在离开鲁斯巴赫河的位置后,在瓦格拉姆,贝勒加德又让斯特海姆的将军指挥由三个步兵营和三个骑兵中队的先遣部队派往,并且占领阿德克拉。阿德克拉是一个被土木工事说保护起来的战略要地,为守军提供了强有力的防御阵地,而贝勒加德很是自然的估计,他会遇到十分强有力的敌人的坚决的阻击。所以说他在收到有关于这座村庄完全没有敌人的消息的时候,感到十分的惊讶,在确定不是陷阱后,贝勒加德立即下令他的先遣部队占领该村。第一任军团司令又增派了菲涅尔将军指挥的12个步兵营,将其部署在了阵地的后方,并在阿德克拉和瓦格拉姆之间的一条郑先生又布置好了他的军团的其他部队。利希滕施泰因亲王的骑兵部队份额到了充足的增援部队,在瓦格拉姆和和苏森布伦之间的位置,第一军团已经占领了一处十分宽广的阵地,但是贝勒加德选择没有越阿德克拉。如果这个时候奥地已经接到了上风给他的命令,说他等会对法军的左翼阵地的稳定构成严重的威胁,但贝勒加德已经接到了上峰给他的命令,需要等待榴弹兵师预备队到达,并在他的右翼组成新的防线。

正在争夺村庄的法军第4步兵团



       保卫阿德克拉的任务属于贝尔纳多特元帅所指挥的由萨克森人组织的第九军团。然而他手下那些几乎没有任何作战经验的步兵,在前一天晚上的进攻中遭遇了巨大的损失,许多部队都已经溃败,撤退到阿德克拉之外的地方。随着他的步兵队伍减员到仅仅剩下6000人,指挥官指挥手下剩余的部队已经变得十分的困难,可是他的手下仍然保留有两个拥有战斗力的萨克森师。正如他后来解释的那样,贝尔纳多特认为自己处于一个暴露的位置,因此在夜间主动放弃了阿德克拉,撤退到村东南近1公里处,以期靠近其他的部队。贝尔纳多特未经允许,也没有通知拿破仑,他的这样不负责任的撤退严重的威胁到了法军的整个左翼。

        但是快要到凌晨四点钟的时候,贝尔纳多特发现敌人已经在村子和周围站稳了脚跟之后,他慌忙组织了一个拥有26门火炮的炮兵连,并且开始轰炸阿德克拉,但德格拉姆的奥地利重炮部队立刻就发动了毁灭性的反击炮火,在接下来的三次排炮射击中,报废了萨克森人的15门火炮。

       早上七点钟的时候,已经慌了手脚的贝尔纳多特再次派出了萨克森的步兵以及法国骑兵对阿德克拉进行反击。守军的的大炮和步枪火力非常凶猛,攻击部队的队伍被打的四分五裂。最后,萨克森人和一些法国人都受够了这种没有任何意义的送死行为,他们没能夺回阿德克拉,并且开始仓皇撤退,两个奥地利的步兵营迅速的部署在了他们的侧翼,并且投入了极具破坏性的排枪火力,一些官兵干脆丢下了步枪然后逃走了。(笔者吐槽:换做我的话,我也会跑啊)

贝尔纳多特的撤退导致法军阵线中出现了一个非常大的缺口

        拿破仑站在阿德克拉以东的一个高地上,看到了部队的溃败,以及马赛纳元帅徒劳的阻止他们撤退的场景。他们向拉斯多夫仓皇逃窜,到了下午中旬的时候,有“12000名散兵游勇在村子里打转。拿破仑骑着幼发拉底——他那雪白的波斯马,奔向田野,去集结溃败的萨克森人……正在试图渡过鲁斯巴赫河的法国士兵在奥地利军的强力炮火下也开始动摇了,为了鼓舞他的视频,拿破仑骑着马匹从队伍的另一端走到另外一端,然后以极其缓慢的速度返回了自己的司令部。”——詹姆斯·阿诺德

从马上跌落下来后摔断腿,依旧躺在马车在坚持指挥战斗的马塞纳元帅


       

       “去吧,我的朋友,去那个村子里去把那些流氓全都给杀干净!”   

    ——马塞纳战前鼓舞士气的话语(笔者吐槽:你自己不就是一个流氓吗?)


       与此同时,受伤的马塞纳元帅却是坚持坐在一辆显眼的白色马车上,指挥着他的第四军,此时此刻,他也正在执行拿破仑的命令,率领他的三个步兵师和骑兵部队开始向前推进。遵照拿破仑的命令,布代将军领导下的马塞纳军的第4兵师远赴南方,保卫阿斯佩恩村。


        由于奥军康斯坦丁·吉利安·卡尔·德阿斯普里率领的掷弹兵及时赶到,法军的进攻受阻,马塞纳元帅的勒格朗前卫师也是停滞不前。大概在早上七点半的时候,马塞纳和他的另外两个师到达阿德克拉附近时,拿破仑发现了他,他进入了元帅的战车后,就开始向后者询问他们目前所面临的形势,经过简短的讨论后,皇帝下令夺回阿德克拉。马塞纳命令卡拉圣西尔将军带着他的师向阿德克拉发起猛烈的进攻,可是在看到将军的部队停滞不前之后,元帅试图寻找稳固阵地上的薄弱环节进而突破,元帅催促将军立即发动进攻。突击队由第24线列步兵团与第四轻步兵团带队,紧随其后的是拥有着十分优秀的战斗力的黑森警卫旅。

黑森步兵与军官


        再往东,是仍然具有战斗力的萨克森军团,包括杜帕斯将军的法国-萨克森混同师也开始向前推进,以期在阿德克拉和瓦格拉姆之间发起牵制性攻击。第24线列步兵团与第四轻步兵团成功地将驻扎在村前的两个奥地利步兵营赶回了村子,这两个营的士兵溃退的时候,在奥地利军的阵线上造成了大量的混乱。

        (从村子前面100步远的排水沟里,一个营的奥地利猎兵猛然跳了起来,向法军士兵开始打出致命的子弹。法国步兵列队前进。奥军斯图特海姆将军的2700名士兵躲在村庄周围的工事后面,开始进行起了顽强的防御作战。战斗很快就演变成了在埃伯斯贝格和阿斯佩恩-埃斯林的那样的血腥混战。花园的围墙、农家院落和独立的建筑物都被成为了双方官兵反复争夺的目标)

        而法军这个时候也仓促地进入阿德克拉村,然后试图在这个位置之外发起追击。但是他们一离开村庄,就遭到贝勒加德手下驻守在第二防线的持续火力攻击。两个步兵团被迫撤到阿德克拉,在那里他们得到了黑森近卫兵旅的增援,并奉命坚守阵地。在离这个位置不远的地方,萨克森人的进攻也被迫停了下来,这些人被奥军的反击赶回了出发阵地,不仅仅如此,他们的撤退还导致占领阿德克拉的法国军队的侧翼暴露了出来。 

       奥地利军对左翼的进攻打断了马塞纳的行军。勒格朗的部队也停住了脚步,面对着前进的白衣大军。就连马塞纳自己的神经也有些不安了起来,当他看着奥地利骑兵和步兵纵队不断的接近时,他意识到他必须迅速行动,因为他的部队现在的人数和武器肯定是超过了。气势恢宏的白衣军走了过来。众多的散兵部队在前面打开道路。在他们身后,是人数众多的步兵,而且他们正在从行军纵队转为战斗队形。法国人的鲜血随着战斗的爆发四处流溢着。随后,众多的白衣士兵装上了他们的刺刀,把法军赶出了他们的阵地。

        进攻者的愤怒打垮了敌人的防御工事,法军士兵只能扔下武器仓皇逃跑了。刺刀冲锋的冲杀让进攻者越发的兴奋,守军士气则是越来越低落。位于侧翼的法国第四步兵团被奥军袭击,并被击溃,营以上的指挥官全部伤亡,更严重的是他们还失去了他们的鹰旗。

       周围的噪音震耳欲聋,仿佛世界末日都已经来临了。士兵们不禁为战斗的激烈而激动不已。第24步兵团在经过长时间的追击后陷入了混乱,而奥地利掷弹兵趁势对他们发动了袭击,法军的这个步兵团损失惨重,也失去了它的鹰旗。黑森同样损失惨重,被击退并失去了一面军旗。第46步兵团则是经过一番奋战之后才不得不撤退。奥地利人终于再一次的占领了阿德克拉。萨克森人一度试图发动反击,但是他们却从两面受到炮火的轰炸。而且奥军士兵们对于他们来说也实在是太多,他们急忙撤退。奥地利人夺回了阿德克拉。奥地利方面有许多军官伤亡,就连卡尔大公肩膀也受伤了,勇敢而有才华的斯图特海姆将军倒下了。

        在得知到卡拉-圣西尔在阿德克拉的失败后,马塞纳派遣在阿斯佩恩-埃斯林战役中表现出色的莫利托部前进。经过一些小规模的战斗之后,法军发起了冲锋,在炮兵的增援下,法军终于把对手给赶了回去炮。当莫利托师的一部和重炮把奥地利人赶出村庄时,另一部分兵力则迅速形成了方阵,打退了了冲锋的奥军胸甲骑兵。

       对拿破仑来说,守住阿德克拉是非常重要的,它保护了鲁斯巴赫河沿岸的乌迪诺的侧翼部队。尽管如此,奥地利军在这一地区有足够的新部队,他们很快发动了新的攻击,其中包括第一军团和赶来增援的掷弹兵部队。尽管莫利托在进攻中就已经伤亡惨重,但他坚决捍卫了阵地,该区众多奥地利士兵花了整整两个小时才最终将他驱逐出了村庄。至于萨克森人和许多法国人,他们继续撤退,第一批逃兵和贝尔纳多特接近了拉斯多夫,这时他们突然遇到了拿破仑。对皇帝来说,看到贝尔纳多特骑着马混在混乱到如同暴民的逃兵中的时候,而且没有试图召集他的部下的任何举动,这是最后一根激怒拿破仑的稻草。在简短的交谈之后,拿破仑把元帅给解职了,并补充说了一句:“像你这样的笨手笨脚的人对我没有任何的用处。”到了那个时候萨克森的步兵部队已经被完全打散了,在战斗中不能再发挥任何作用,只有骑兵和十门火炮还能够派上一定的用场。

        到了下午中旬,法军阵地的中央和左翼已经到了崩溃的边缘。

奥地利掷弹兵保卫阿德克拉,抵抗着法军莫利托部的进攻

        克勒瑙的侧击

奥军骠骑兵向法军炮兵部队发动了突袭

        成千上万的奥地利人有条不紊地向马塞纳元帅指挥的左翼挺进。布代将军的部队在被击退之前,几乎没有时间来做任何的反应。白衣大军如今正在沿着多瑙河前进。

       为了实施卡尔大公对于敌人侧翼进行包抄的计划,指挥第六军团的克勒瑙和指挥第三军团的柯罗华特开始朝着法军左翼挺进。两位指挥官都很晚才接到命令,在到达指定位置之前,他们都有很长的路要走。他们尽了最大的努力,但是由于在漫漫长夜中行军的困难,他们的主力部队只能设法在七点半到八点钟这段时间内抵达目的地附近,比卡尔大公预计的晚了足足三个小时。

        克莱诺是第一个与法军接触的人。他的部队于七点半的时候离开了利奥波多,随后部署在布雷滕利和赫施泰登之间,之后有前进,并且迅速击退了敌军前哨。唯一部署在这里的法国部队是第四军的第四师,由布代将军指挥,但是他手下的4600人却需要面对对手的足足14000人。八点钟,克勒瑙在布置好火炮,开始向法军开火的同时,隶属于文森特的师的韦西的奥地利步兵旅开始进攻阿斯佩恩。布代在看到奥军开始行动之后,立刻就派出了10门大炮,命令他们开火,从而拖延敌人的行动。

        事实证明,这是一个非常没有创意的举动,因为奥地利的轻骑兵突然出现在他们的身边,然后迅速的夺取的火炮。法国56线列兵团勇敢地冲向敌人的骑兵,暂时夺回了火炮,但是他们由于缺少用来牵引的火炮,而且奥地利人猛烈的炮击,很快就迫使这些人只能够把火炮留下,然后撤退了。胆怯的布代留下了93步兵团守卫阿斯佩恩后,他选择继续向埃斯林撤退,文森特的师迅速以人海战术占领了阿斯佩恩,随后展开了坚决的追击。奥地利人很快就进入了部署在洛鲍岛上的法军重炮炮群的射程,轰炸减缓了他们的前进速度,奥军伤亡惨重,但他们仍然坚持向埃斯林前进,大概在十点钟的时候, 布代迅速放弃了埃斯林。

        法军之后又撤退到了缪劳突出部和大恩策斯多夫,以保护通往洛鲍岛的关键桥梁。奥地利人随后对桥头堡发动了一次试探性的袭击,但遭到法军的迅速击退,克勒瑙随后开始沉迷于轰炸法国的补给车队,这引起了后续士兵们的恐慌。从目前所在的位置上,克勒瑙能够在大约五公里外的敌军无人守卫的后方发动进攻,或者攻击通往洛鲍岛的重要桥梁。但是,奥地利指挥官选择了谨慎处之。他的部队只有大约14,000人,而且其中一部分现在还因为洛鲍岛上诸多的法军重炮而死伤惨重,而且卡尔大公给予他的命令也让他需要与柯罗华特的第三军团并驾齐驱。如果柯罗华特带领自己的部队向前推进到克勒瑙的左翼的话,第六军团可能会设想继续采取行动,但事实上,柯罗华特到现在都尚未离开他在苏森布伦和布林特利之间的阵地。

       事实上,再往北部的话,柯罗华特一直在率领着他的第三军团向前缓慢地推进。他的部队就部署在苏森布伦村和布林特利村之间,从而威胁到了法国部队的侧翼,而法军侧翼只有勒格朗的步兵师和一些骑兵来保卫。柯罗华特大概在九点半的时候完成了他的进军,他的手下与普罗查斯卡将军的利希滕施泰因亲王手下的掷弹兵师预备队取得了联系。由于没有得到上峰的命令,柯罗华特并没有动手攻打弱势的法军左翼。这是奥地利将军之间的通病,这位60岁的奥地利指挥官一直忙于保卫自己的后方,而没有考虑任何进攻行动。他小心翼翼地在比赞高地上留下了一整个步兵旅,然后又派遣了一支庞大的部队驻扎在他后方的一个村庄格拉斯多夫。他还派遣了一支联合兵力占领南部的布林特利村。尽管他的战术位置很好,可以包围马塞纳的侧翼,甚至可以向法国军队后方的无人防守的拉斯多夫进军,但科洛夫拉特还是小心翼翼地向前进军,满足于用他在布林特利附近安置的两个炮兵连轰击马塞纳的部队。

        法军的反击

在瓦格拉姆战役中,法国胸甲骑兵欢呼着在拿破仑身边走过。为了阻止奥地利部队在他左翼的威胁,皇帝命令南苏蒂将军的重骑兵师发动进攻。

       随着局势对于他的军队而言越来越危险,拿破仑重新评估了事态发展,并可能注意到他的在奥军压迫下一直在日益弯曲的战线的十分危急的中心地带。他首先向达武元帅发去了命令,以加快准备对于奥军左翼发起的进攻,但最紧迫的事情是如何加强自己正在遭受严重打击的左翼。皇帝现在还不愿动用其宝贵的步兵后备力量,因此他命令马塞纳立刻从交战中脱离出来,率领部队向南进攻奥军的第六军团。

        执行这样的机动需要高超的技巧,而且还需要面临极高的风险,因为这意味着马塞纳的士兵的极其脆弱的行军纵队需要随时随地面临敌军步兵,骑兵和炮兵的袭击。这些部队的撤离还意味着法国阵线上会给敌人敞开一个巨大的口子,皇帝随即巧妙地组建一个庞大的炮兵阵地来填补这一空白,继而通过持续的炮火覆盖来遏制敌人在这一地区的前进。这需要争取时间,随着奥军第三军团发动起猛烈进攻,拿破仑立刻命令贝西埃尔元帅指挥着骑兵发起了大规模的冲锋,以便马塞纳能够脱离奥军的纠缠,并且为自己部署炮兵阵地赢得时间。

        快到中午十一点钟的时候,贝西埃尔就接到了立刻率领骑兵进攻敌人防线的薄弱点的命令,也就是奥地利第三军团库尔普和预备军团之间的缝隙,他们之间只有普罗查斯卡的稀疏分散的兵力来守卫了苏森布伦和阿德克拉之间的广阔阵地。阿里吉骑兵师被派去支援达武远在右翼的部队,雷蒙德-加斯帕德·博纳尔迪·圣苏尔皮斯将军的骑兵师也被派去掩护马塞纳的第四军,贝西埃尔元帅最终决定把他手下仅存的一支部队,强大的第1骑兵师,交给了身经百战的41岁的南苏蒂将军。拿破仑还下令近卫军骑兵前来支援,可是他的命里还没有到达,元帅就发起了冲锋。法军的左翼的情况非常的糟糕,贝西埃尔元帅选择不等待近卫军骑兵,就下令立即进攻。

        安托万-路易·德克雷·圣热尔曼将军的旅被作为预备队,所以并没有参加进攻,这样一来的话,贝西埃尔元帅的手下参与进攻的就只有南苏蒂将军剩下的16个骑兵中队,约2800人,包括让-马里-安托万·德弗朗斯将军的第一和第二轻骑兵团和让-皮埃尔·杜梅克将军的第二和第九胸甲骑兵团。仓促组织起来的骑兵纵队开始向前推进,但马契菲尔德一览无余的平原地形使得他们几乎无法躲避奥地利炮兵的毁灭性火力。重骑兵最终在苏森布伦村附近与敌人遭遇,但发现步兵早就已经做好了准备,他们的第一次冲锋完全失败。于是乎又召集士兵进行第二次尝试,由精锐的近卫轻骑兵带头,南苏蒂奋力的向前冲锋,但却使得他手下许多士兵与自己脱了节,致使许多中队只有少部分的人跟上了节奏。起初看来,这一冲锋会在奥军的阵线中造成严重的破坏,尤其是当法军骑兵冲烂了步兵方阵,从而在两个奥地利军团之间制造出了一个缺口的时候。然而到了最后关头,事实证明,骑兵的冲锋骑对于已经做好了准备的士兵的效果总是十分有限的,尤其是当面对人高马大,并且擅长近战的掷弹兵的时候,法国骑兵几乎无法造成进一步的突破,他们现在已经形成了严密、坚实的方阵。

战场上的拿破仑,右下角就是落马的贝西埃尔元帅

        对此,南苏蒂展示了他自身高超的战术素养,随即带领着自己的部队向右转向,袭击了阿德克拉附近的奥军的炮兵阵地。与此同时,贝西埃尔元帅正忙着集结刚刚赶到的近卫军骑兵,他打算率领它发动第二次进攻。但就是着这个时候,几乎在拿破仑的眼皮底下,一颗炮弹擦过了贝西耶尔的大腿,使得元帅脱缰,后者被猛地摔在地上,立刻失去了知觉。

        当贝西埃尔被抬离战场时,南苏蒂和他的轻骑兵们设法消灭了所有的奥军炮兵,但利希滕施泰因亲王也及时率领着他的骑兵后备部队杀到,第六罗森贝格轻骑兵团和第四费迪南德皇太子胸甲骑兵团迎战他们。奥地利人通过对于侧击终于击退了已经精疲力尽的法国骑兵,造成德弗朗斯将军受伤,将军手下骑兵部队再重新回到出发阵地的时候,也已经伤亡惨重。近卫军大概2000人的轻骑兵部队,姗姗来迟地发动了一次短暂的冲锋,但他们也被已经准备好的敌人迅速击退了。由于贝西耶尔被认为已经战死,南苏蒂将军随即接管了整个骑兵部队的指挥权,但由于不知道皇帝的指示,他决定把他那伤亡惨重的部队撤回。

       总的来说,法国骑兵的冲锋代价非常高昂;整整一天,仅南苏蒂的师就损失了1200匹马和许多人员。然而,这次骑兵冲锋终于得以让让马塞纳成功脱离,并为部署炮兵阵地赢得了时间。

          “把那支敌军集团给我抹掉!”

日后成为法国元帅的雅克·劳里斯顿将军

        拿破仑心里面很清楚——骑兵的冲锋是权宜之计,因此,当重骑兵忙于阻止奥地利步兵前进时,他命令雅克·劳里斯顿将军召集一支庞大的炮兵部队。

       它们的目的那就是尽最大可能的打击敌人的有生力量,阻止他们前进,迫使他们放弃在阿德克拉和苏森布伦之间的阵地。劳里斯顿的炮兵连拥有84门火炮,包括帝国卫队炮兵部队的全部60门和从“意大利军团”那里调过来的24门。在奥古斯丁·马里·德阿博维尔上校的指挥下,近卫军的骑兵炮、6磅炮、8磅和24磅的重型榴弹炮在11点左右第一个部署到位。紧随其后的是由安托万·德鲁奥中校指挥的近卫军步兵炮,四个12磅火炮炮兵连,不久之后,意大利军团的炮兵部队。

        火炮全数部署在一条阵线上,覆盖约2公里,“意大利军团”大炮面向着利希滕施泰因亲王的预备军团,而近卫军炮兵则位于中央,面对柯罗华特的第三军团,近卫军的骑兵炮则是向南延伸,面向敌人手中的布林特利村。在部署完毕后,他们被命令立即开火,正如拿破仑的指示““把那支敌军集团给我抹掉!””,相对较短的射程(350至550米)和平坦潮湿的地面(使炮弹能够砸到地面后还可以弹起再度飞行一段距离)意味着法军的炮火覆盖的结局可谓是几乎立竿见影。根据奥地利步兵和骑兵战后的档案表明,有时甚至多达20人直接被一发炮弹炸成肉泥,在某些情况下,法国人甚至可以使用短程的葡萄弹,这对于排成密集队形的奥地利步兵来说是毁灭性的。为了给敌人施加更大的压力,法国炮兵连奉命稳步前进,同时保持最猛烈的火力。很快,柯罗华特已经被炸的四分五裂的部队被迫撤退。

       然而与此同时,奥军炮兵也正在发射持续的反击炮火,它们是来自于柯罗华特和利希滕施泰因军团大6磅和8磅重的炮兵连。但最重要的是,距离瓦格拉姆不到一公里的两个装备有12磅炮的炮兵连对法国炮兵造成了最大的伤害。参加“炮兵冲锋”的法国炮兵伤亡超过470人,占总人数近四分之一。拿破仑下令从每个近卫军步兵连抽调20名志愿者,临时充当补充炮手,应征的勇士超过要求人数一倍。火药很快点燃了成熟的玉米,双方的一些伤员无法爬到安全的地方,在他们所在的地方直接被活活烧死。

        当双方的大炮轰鸣的时候,马塞纳元帅就在拉斯多夫附近,组织他的部队向南进军。快到十一点钟时,他召集了许多在傲娇袭击阿德克拉时溃败的士兵,然后分发了白兰地酒,以鼓舞士气。由于他的一部分部队依旧在阿德克拉周围与奥军作战,马塞纳最终决定带领他的部下前往了埃斯林,目的是威胁克勒瑙的部队,而克勒瑙的部队现在已经深入了法军的后方,但是让人有些意外的是,奥军依旧没有发起大规模突袭的意思。

       奥地利军队的被动,部分原因是由于没有上级让他们进一步推进的命令,另一部分是由于克勒瑙的部队与奥军主力部队之间的间隔实在是太远。然而,马塞纳所要担负的任务仍然十分的艰巨。他的一些部队不得不以脆弱的纵队队形行进不少于8公里,而且还要沿着奥军已经部署了大量骑兵和大炮的敌人的阵线前进。马塞纳展现了他一贯的技巧和坚韧,利用他可用的骑兵保护着他的部队,而且还巧妙的利用收成之后兑的高高的玉米以及杂草来掩护前进的队列。法国军队虽然不在敌人的步枪射程之外,却不断受到奥地利炮兵的轰炸。奥地利的骑兵部队也在不停的试图发动攻击,有的时候甚至冲到了马塞纳的马车旁边,在法国骑兵出动击退奥地利骑兵之前,马塞纳只能够依靠自己的副官拿出配剑和手枪来保卫他自己。中午时分,马塞纳兵团的主力部队,即马吕拉兹的骑兵和勒格朗的步兵,在90分钟内行进了大约6500米的距离后,最终出现在了敌人占领的埃斯林村的视线范围之内。












1809年战争之烽火多瑙河(18)——瓦格拉姆战役(中)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