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不懂,感觉很痛苦,应该怎么办?
今天正好看到有小伙伴有这个烦恼,来,我来分享一下应该要怎么来解决。
英文,我小学1年纪就开始学,大学本科、硕士都修的英文,所以这方面好像没有这种问题。
但回去翻了一下我当时的学习日记,大学时候学英文,我竟然大篇幅地也在为这个问题而烦恼(瞬间打脸)。
日文,大学二外选修,主要为了看懂动漫(哈哈哈),这个问题更加明显。
我当时日记里劝自己最多的一句话就是,TIME IS NOT ENOUGH. PATIENCE! (时间还不够,耐心!)
现在回头想想,歪打正着,正好非常符合SLA的很多学习理论。
很多学习者,特别是语言学习者,特别容易踩坑的:
1)效果想要立竿见影;
2)而且目标都定得特别“不现实”,即like native (像母语者),每个字都能听懂,自己讲话流利。
这也不能怪大家,因为老师、教材一开始给到大家的模仿范例,就是类似native。但没人给学习者普及:语言学习是个长期过程,想要听懂authentic content (原汁原味的外语素材),不到 lower advanced(初阶高级),很少有人能达到。
所以要想不那么痛苦,首先expectation (预期)要摆正,“我听不懂,很正常!”
初级---“我能抓到关键词,很棒”
中阶---“我能了解大概内容,非常棒”
高阶---“我了解大概内容,可以就话题进行讨论,棒棒哒”
其实“痛苦”是个挺可怕的词,特别是语言学习,语言学习最怕“放弃”,那一旦觉得痛苦,那“放弃”太容易了,那一旦放弃,要学会语言可能性就是0了。
所以不放弃,要坚持,首先正确定位、摆正心态,尽量避免负面情绪,类似痛苦
让自己又快乐而且不容易,就是我上次跟大家提到的“钩子“。实在没有,尽量培养习惯,不是很难执行又比较容易坚持的。所以要用好碎片时间,直接嫁接在你本身的习惯,比方说吃饭前、睡觉前。而且时间不能太长,因为每天都要刷,所以我现在视频大概都在5分钟以内。
想在我这儿学好英文的,其实很简单
只要,每天刷刷我的视频,不强求不符合你学习阶段的要求,
一旦成习惯,不排斥,一定可以学好英文的,
只是时间长短而已。(想要知道为什么时间有长有短,有机会,下次我更大家讲讲SLA理论关于学习效率的问题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