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伪史论大师的抄袭模板——昆羽继圣

2023-09-25 09:31 作者:神女紫  | 我要投稿

昆羽继圣这个人,原本是写玄幻小说的,书名叫《昆羽继圣》,笔名为山今锦之。2019年开始在起点中文网写连载的玄幻类网络小说,但随后看到了西史辨伪的巨大流量,便开始写西史辨伪的文章,包括扒皮牛顿,扒皮爱因斯坦,否认相对论,认为《永乐大典》是西方崛起的秘籍等等,这些惊天动地的理论很多都是昆羽继圣这个人的首创,随后被朱恪远等人抄袭。很多人只知道目前做视频的西史辨伪大师,不知道昆羽继圣这个模板。

下面就带你了解,昆羽继圣的万物起源于《永乐大典》的理论。

《永乐奥秘》2022年7月26日发于上海,作者昆羽继圣。文章说,《永乐大典》采择前朝文献典籍之多,高达七八千种。其收录时间上自先秦、下讫明初,辑录了大量后来已经失传的秘籍史料,且对所收文献甚少修改,堪称“典籍渊薮”,历史价值、文献价值首屈一指。即便是后来满清吹得神乎其神、却科技军工寥寥的《四库全书》,其引用的典籍也不过3000余种。《永乐大典》被无数公知曾经热捧的《不列颠百科全书》誉之为“世界有史以来最大的百科全书”。

《永乐奥秘》说,嘉靖副本至隆庆元年(1567年)抄录完成,最初放置于皇家档案库皇史宬保管,后收于翰林院。然而,此后不久,收藏于翰林院的《永乐大典》正本却不知所踪,仿佛人间蒸发了一般,竟然找不到任何损毁或有关去向的记录。

现在存世的《永乐大典》全都是副本,清乾隆年间在皇史宬发现,但已遗失不少。雍正年间保存于翰林院。咸丰十年(1860)英法联军入侵北京,翰林院遭劫,《永乐大典》部分毁于战火,部分被抢。清廷议和后,当时的北京外国使馆林立。翰林院官员监守自盗,“早间入院,带一包袱,包一棉马褂,约如《大典》二本大小,晚间出院,将马褂加穿于身,偷《永乐大典》二本”,洋人只需花费十两白银便可买到一册。光绪元年(1875年),存本已不足5000册。光绪十二年(1886),仅存900余册。光绪二十年,只剩下800余册。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庚子国变,八国联军侵华,翰林院被烧,副本多册被焚毁或窃取。幸存的残本或被侵略者作为战利品劫掠而走,或被国内一些懂得此书价值的人翻检拾走。以后,外国侵略者还从一些书商、收藏家手中收购《永乐大典》书册。最后,翰林院仅剩的六十四册被同治十三年(1874)状元、清末大臣陆润庠运回府中。

  《永乐奥秘》说,通常而言,故事到这里似乎就结束了。可是,长了点见识的中国人赫然发现西方有点不对头。它没有知识和技术积累的演进过程,就突然发生了技术大爆炸,还在18-19世纪争先恐后搞出了一大堆百科全书,并出现了一批百科全书式的、后世只能望其项背无法复制的天才。文章列举把了网友十方突整理的西方那时的百科全书:

1)《寰宇大观》 佛兰德(今属比利时)学者及地理学家亚伯拉罕·奥特柳斯(Abraham Ortelius,1527—1598 年)编绘的《寰宇大观》是欧洲第一部百科全书。全书对当时已知的世界地理知识进行了归纳集结,称“百科全书式的地图集”。

  (2)《钱伯斯百科全书》 又称《科技百科全书》,1728年于英国出版(首版不敢让世人检验)。

  这是英国最早的(第一部)百科全书,“尝试概括人类古今知识”,囊括了地理、政府、经济、语言、文学、艺术、科学、宗教、哲学、历史等全方位知识。现在只给看1973年的“删减本”。

(3)《不列颠百科全书》 又称《大英百科全书》,是《钱伯斯百科全书》的继承者。

  瞧见了没?牛气冲天、享誉世界的《不列颠百科全书》、《大英百科全书》,居然继承了《钱伯斯百科全书》的内容,因而被称为当今世界上最知名、也是最权威的百科全书。据说,1771年在苏格兰爱丁堡出版。

  在英国第一本《约翰逊词典》问世16年后,看着好像没问题,可是,1755年出版的《约翰逊词典》只有4.5万个单词,要写百科全书,4.5万个单词,够吗?

  有趣的是,传入欧洲的《康熙词典》也恰好是4.5万个单词,而《约翰逊词典》正是一对一翻译自《康熙词典》,创造了那4.5万个单词,好巧,好巧。

  (4)《便士百科全书》 1837年,此书以华文百科知识为对象,硬塞进英语词里,其实就是一本中英对照百科全书。

(5)《美国百科全书》该书于1829一1833年问世,大英百科全书一式两份,搞了个副本。

  (6)《Encyclopaedia》 (《百科全书》)1559年,德国的鲍·斯卡利奇( Paul Scalich)以一己之力编纂了一本百科全书《Encyclopaedia 》。这个书名后来据说成为各国百科全书的代名词。

  (7)德国《百科全书·科学家和艺术家在社交场合下,检索值得回顾的古代和近代历史事件用简明百科全书或百科全书》 手稿完成于1805年前后,未出版,被布罗克豪斯出版社收购。

  (8)德国《布罗克豪斯百科全书》1812年至1819年出版。

  (9)《普通德语实时百科全书》1819年开始出版。

  以上三部都是同一家出版社,即1805年成立的布罗克豪斯出版社。该出版社据说出版的《百科全书》系列多达上百部。

布罗克豪斯出版社为许多国家的大百科全书提供了模版,如《荷兰大百科全书》、《温克勒·普林斯插图百科全书》、《瑞典百科全书》、《梅耶百科词典》、《美国百科全书》、《不列颠百科全书》以及后来的《苏联大百科全书》……数不胜数。

  (10)德国《赫尔德百科全书》 赫尔德出版社创建于1801年,也出版了一系列《百科全书》,总之,父子三人就干了一个国家级的大工程。

  《永乐奥秘》说,上面这些国家都这么干了,法国岂会心甘情愿落于人后?当然不会。法国人更强,直接来了一个百科全书派。1745-1780年,巴黎出版商普鲁东将英国出版的《钱伯斯百科全书》译成法文,自发形成了一个百科全书派。在这个百科全书派中,有一系列耳熟能详的大名:达朗贝尔、爱尔维修、狄德罗、孟德斯鸠、魁奈、霍尔巴赫、杜尔哥、伏尔泰、卢梭、比丰......

  《永乐奥秘》说,令人疑惑的是,17-18世纪的欧洲,书面语言尚在建立和统一过程中,还在不断参照汉语词典对译创造词汇,连第一本词典都没有形成,——没有词典,没实现书同文,单词都没有造好,词汇量也不足,就这水平,突然像雨后春笋一般出现了各种各样的百科全书,堪称百花齐放、争奇斗艳,令人叹为观止!

俗话说,没有无源之水,没有无本之木。它们这些知识技术哪里来的?为什么会凭空出现?与此同时,中国的科技文化成果集成图书《永乐大典》仿佛人间蒸发了一般离奇失踪。


中国的知识是如何到了欧洲的呢?昆羽继圣讲道,当《永乐大典》收藏于翰林院时,它的直接负责人是谁呢?经过查证,这个负责人居然是内阁次辅、太子太保赠少保太保、礼部尚书、兼文渊阁大学士、耶稣会教徒——大名鼎鼎的徐光启、徐保禄,其于1603年入天主教,教名保禄。也就是说,中国的知识到了欧洲,与这个中国入会教徒徐光启有关,很可能是徐光启与基督教耶稣传教士合作把《永乐大典》从中国转移到了欧洲,否则无法找到欧洲这些知识的来源。

  其实,这只是一个邪恶组织共济会策划的对中华文明典籍的“乾坤大挪移”行动的一部分,此外中国所有其它文化科学知识内容也被 “乾坤大挪移”到欧洲了。比如2022年2月10日国际战略论坛二号文章《普京力挺北京冬奥长备而来匆匆而去,中俄关系将走向何方?》说:巴甫洛夫的生理学成就、门捷列夫的化学成就,很可能与牛顿力学、哥白尼日心说、达尔文进化论、伽利略天文学成就、莱布尼茨的数学成就一样,都是窃取于中国明朝的。即这些西方科学成就都是从中国“乾坤大挪移”过去的。

共济会对中华文明文化科技成果的“乾坤大挪移”行动,从元朝就悄悄开始,明朝中期正式大规模推进。清朝1860年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劫掠文物古籍是“收官之举”,1900年八国联军洗劫北京皇宫劫掠中国文物古籍为“扫尾工程”。这个偷窃和劫掠的规模之大之彻底,2020年1月19日珠峰国际战略论坛文章《颠覆你的认知:郑和舰队是“现代钢铁巨轮”,使用“蒸汽机”动力运行》用“乾坤大挪移”来概括。2020年8月25日珠峰国际战略论坛文章《中美脱钩可能造成什么后果?说来可能让你大吃一惊》把这个“乾坤大挪移”内容分为三个部分,一是“科技文化成果”,二是“物质财富”,三是“智力”。

  郑和航海的各种珍贵技术资料也被“乾坤大挪移”了。有人指出,明宪宗成化年间(1465年至1487年),有一个叫刘大夏(1437年——1516年)的人,将郑和航海的各种珍贵技术资料,航海图和各类卷宗(官方档案有人说叫《郑和出使水程》)私自藏匿起来。民国张氏约园刊本《灼艾余集》、嘉靖(1559年)进士严从简的《殊域周咨录》都谈到刘大夏藏匿郑和航海档案,并将其文档销毁的事情。这个刘大夏,就是共济会找的一个代理人。而这些珍贵的航海资料也没有全部销毁,而是对共济会有用的送给了欧洲,对共济会没用或有碍、而对中国有用的被销毁。正如署名“托塔李天王”的网友在《中国人被资本家彻底洗脑的500年》中所讲,跟随这个脉络,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在郑和航海停止后,西欧国家的造船技术在16世纪突然崛起。“几乎是同一个时间段里,明朝在以下几个技术领域开始全面停滞,而在停滞时期,西欧恰好在这些领域内蓬勃发展:1,火枪/火炮技术;2,造船技术;3,航海术;4,天文历法。”

而共济会在得到中国这些尖端技术材料后,就安排西方人拿着郑和船队绘制的《坤舆万国全图》和海航资料,开始做全面劫掠中华文明的准备,并开始对整个世界进行征服。

  由此可以知道,什么“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什么“麦哲伦环球航行”,都是伪造的神话。所谓的“开辟新航路”是西方拿着郑和《坤舆万国全图》和海航资料核对世界海洋航路,为全面劫掠中国做海航准备;所谓的“地理大发现”是对照《坤舆万国全图》和海航资料“按图索骥”,为征服整个世界做准备。而共济会为了隐藏其真实目的,让意大利人哥伦布以携带西班牙国王致“中国大汗”国书的名义横渡大西洋,却把美洲加勒比海地区岛屿故意“误认为”是中国西南部印度附近的岛屿,并命名为“印度群岛”(后来为了避免与真正的印度混淆前面加个“西”),把当地人叫做“印度人”(西班牙语indian,汉语音译“印第安人”,为了避免混淆后来叫American indian,美洲印度人),以混淆视听。带着《坤舆万国全图》,怎么可能把美洲加勒比海地区当作亚洲的印度?然后他们把掠夺中国的公司叫“东印度公司”,也是为了混淆视听。而哥伦布,以及同样所谓“开辟新航路”的葡萄牙人迪亚士、达伽马、麦哲伦等人从未到达过中国,由此可见共济会的奸诈。但是,中国人的航海大发现被“乾坤大挪移”变成了欧洲人的“地理大发现”。

根据目前发现的材料,中国明代已经达到了西方工业革命时期的科技水平,确切说西方工业革命使用的是中国明朝的科学技术,明朝的科学技术被“乾坤大挪移”成了西方工业革命的技术。

  在共济会的策划下,基督教神职人员又利用从中国窃取和劫掠的科技文化成果伪造历史,伪造了三大“文明古国”(古代埃及、巴比伦、印度)和古代希腊罗马,让世界上唯一真正的古代文明中华文明在所有文明中垫底,结果中华民族成了“愚昧落后”的民族,形成了一套黑白颠倒、乾坤倒错的话语体系和世界观,造成世界对西方的崇拜和对中国、中华文明的蔑视,以及国人的自卑心理。

  为了掩盖从中国盗窃和劫掠文化科技成果的事实,共济会采取了多项措施。首先是不让中国人再有学习和发展的机会,企图让中国人永远处于“落后”状态。为此它通过基督教传教士把中国文化科技成果“乾坤大挪移”到西方的同时,通过满清政府在中国本土毁灭了能够找到的所有原始档案材料、图书典籍,并对汉族人实行愚民政策,禁书、焚书、搞文字狱,禁办学校,将辉煌的明代文明搞得一片黑暗,倒退到史前蛮荒状态,文盲满天下。科学文化知识是有传承的,中国人(汉族人)不能接触,不能研究,自然就“落后”“愚昧”了。

为掩盖盗窃和劫掠中华文明的“乾坤大挪移”事实,共济会采取的另一项措施是,把中国文化科技成果嫁接到西方的过程称为“文艺复兴”,并把时间从17-19世纪提前到14-16世纪。但它既不只“文艺”,也不是“复兴”,而是“文化劫掠和嫁接”。因为此前他们还是野蛮人,根本就没有任何“文艺”,何来“复兴”?所有“文艺”都是从中华文明盗窃和劫掠来的。而且,“文艺”的概念也太小了,西方人不只是盗窃和劫掠了中华文明的“文艺”成果,而是盗窃和劫掠了整个中华文明几千年的政治、经济、军事、科技、教育等等所有方面的成果,是把盗窃和劫掠中华文明的成果嫁接到西方“黑暗世纪”的“文化沙漠”上,是对中华文明的“乾坤大挪移”。“文艺”是西方人为了隐藏劫掠“中华文明”的大恶行而缩小了的概念,用“文艺复兴”这个名字是他们做贼心虚的表现。

所以说,中国《永乐大典》的莫名消失与西方百科全书的凭空出现,是共济会对中国文化科技成果“乾坤大挪移”的一个内容表现。

原文作者:悟实老师 

原文链接:https://www.mzfxw.com/e/action/ShowInfo.php?classid=21&id=173117

伪史论大师的抄袭模板——昆羽继圣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