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Melody Traces』专题:陶喆三部曲之“黄专”

2023-08-31 23:24 作者:Melody_Space  | 我要投稿

I'm OK

       首张专辑《David Tao》取得的成功,金曲奖最佳新人、最佳制作人的奖项,纯正美式R&B的唱腔,以及对于旋律的想象力和超前的音乐思维,都让全体华人对陶喆的第二张专辑充满了猜测和期待,所以在之后的时间里陶喆并不轻松。唱片公司自然看中他的音乐才华带来的巨大红利,加上歌迷们的殷切期待,陶喆在那之后的日子反而更像是在被推着走。时隔两年,才终于发行他的第二张专辑《I'm OK》。然而,在筹备这张专辑的过程中,陶喆其实“一点也不OK”。他表示这两年的时间中他都存在于地狱与天堂的界限之间。陶喆与自我挣扎和灵魂抗争着。他的精神领域已经成为心灵宣布胜利的战场。允诺的理由不再清楚,而结果也不再重要。尽管在内心世界里进行着前所未有的征战,陶喆却未因此被击倒,反而将这些矛盾与无奈转化为创作的动力,来送给所有衷心期待的听众一份最珍贵的音乐好礼。

       “黄专”鲜为人知的一点是,其实它最初的封面总体基调并不是黄色,而是灰色,灰的让人的心都有一点灰的感觉。陶喆半张不帅气的脸,气色凝重,一只眸子仿佛述说着无奈,甚至有一些怨恨的。旁边大红的字体却是“I’m OK”,显眼的刺痛着你的眼睛,强调着一种对比,“别理我,I’m OK!” 陶喆的专辑没有文案,用音乐说话,说世间的事……

       如果你期待的是在第二张专辑里听到如第一张般纯粹的R&B,有徜徉在蓝调海洋之中慵懒摇摆的感觉的话,那么,这第二张专辑《I'm OK》恐怕要令你失望了。因为R&B在这张专辑中只是作为各种丰富曲风的催发剂,使得整张专辑丰富多彩,却不显得散乱。作为一张专辑的整体风格,以及做音乐的企图,比起第一张同名专辑,不能不说是一种飞跃。如果说第一张专辑只是陶喆在华语乐坛的试金石,那么这一张专辑才是陶喆真正在音乐上大展拳脚的作品,至此,陶喆做出了《I'm OK》的帅气和咄咄逼人。

       专辑的音乐就如专辑的封套一样,突出的是一种对比。专辑以「Doxology」开场,译为上帝赞美诗,圣歌,带出一片安详。专辑中的音乐却都是有一些灰色的,高潮处更是具有强烈的愤世嫉俗,而结尾带出「Amen」,在温暖和祥和中收尾。整张专辑和上一张R&B的基调不同,这是一张以摇滚精神为音乐背景,诉说音乐与人生的表达式音乐作品。

       首支单曲「找自己」摆脱了R&B风格,以Alternative Rock呈现,让人回到60-70年代听摇滚乐的朴实的快乐。以滴滴的雨声和曼陀铃开曲,继而是随之而来的鼓点,敲打着音乐的质感和听者的心。歌的旋律就像是陶喆两年来的心情写照,在振奋人心的Modern Rock节奏中,陶喆紧紧抱着自己,他的声音紧紧则揪住了每个人的心,一同在雨中寻找遗忘的美好时光。陶喆远赴洛杉矶往拉斯维加斯的DryLake沙漠,顶着摄氏四十几度的高温拍摄该曲MV,最终斩获MTV年度最佳中文音乐录影带的奖项。

       「小镇姑娘」的Big Band管乐,散发出复古的蓝调香味,这首歌最吸引人的地方在于歌曲之中强烈的朴实画面感,也使得“小资”感十足的陶喆和普通听友的距离近了些。歌曲的灵感陶喆表示并不是因为他遇到了一个姑娘,其实是写他自己的心声,觉得自己出道,就有点像是一个小镇姑娘突然长大了,到了花花世界,一下子有点失去自己。虽然那时的陶喆在这首歌的演绎上略显吃力,暴露了声音单薄的弱点,但是在专辑的成功上,这首歌功不可没。

       陶喆在该专辑中,进一步展现了他全方位的制作企图与创作实力。不得不提到「普通朋友」「天天」,作为陶喆标榜式的拿手曲风,R&B的节奏让享受过第一张专辑的朋友们重新回味了浪漫的感觉。「天天」中一点一滴的鼓点,温暖如风的和音,加上浪漫感觉的歌词,成为卡拉OK高手挑战难度的又一精品。而这首歌曲的意境,“太阳天或下雨天 人挤人的咖啡店 找一个能想你舒服的角落 看着情人肩靠肩 慢慢转开我视线 有个女孩让我好想念”,一如常人的浪漫和平静的心情颇让人喜欢。「普通朋友」,难度很高,真假声的转换在陶喆的演绎下,完美呈现。鼓点快捷清脆,轻触你的心扉,体会他的无奈。

       这首歌是整张专辑的灵魂,有了它,专辑就像是有了血液一般,充满了精神。以京剧音乐开场的专辑同名曲「I'm OK」,不能想象成陶喆与中国民乐的结合,因为随之而来的就是有些Heavy Metal感觉的愤世嫉俗。世界就像是一个电话录音,在错过和无奈中度过。开始听有些不习惯,但是如果仅仅是R&B就不是陶喆了。显然,这首歌的目的更像是一种才华的展示,如果陶喆的声线可以再Power一些,那就真正OK了。歌曲的制作中陶喆大胆的结合国乐、摇滚、电音等跨界元素,来酝酿晦暗、愤怒的声音情绪,该曲也是他作品里第一次出现的Hard Rock乐曲。

       如果不是「不一样」因为大陆审核机制没有引进,恐怕Rap这种形式的音乐就不会在周杰伦之后才开始流行起来了。因为「不一样」的Rap更加纯正,更加能够反映出说唱的真谛,而且直接面对听众的是歌词。这首歌的歌词是一种控诉,一种对社会的控诉,陶喆那时就已经把做音乐上升到社会的高度,这一点正是陶喆追求的,也是其他的歌手不能比拟的。

       同样是翻玩华语经典名曲的「夜来香」,陶喆此次完全以Acappella的方式来诠释。再一次尝试了人声和音的方式,美式Soul的曲风给这首经典老歌赋予新生。新旧巨大的风格差异有很大的张力,很冲击人的听觉,众多的和声数量,陶喆真正做到了“把人声当乐器”。望春风是开创性的融合,夜来香将陶喆的唱功和编曲功力演绎得淋漓尽致,不论是节奏律动还是和声走向,都是华语乐坛中不可多得的精品。

       「多谢你」和「马戏团」展示出陶喆对各种曲风的把握能力,游刃有余;「Angeline」颇具欧陆风情,温暖如风,歌曲的编曲如行云流水,重现80年代New Wave的绚丽光彩。加上电子的效果,正像看一部浪漫的卡通剧般,充满了纯真和希望。

       总的来说,这张《I'm OK》有些试验性的感觉,精神上,陶喆开始用音乐来诉说世界,也希望世人能够如圣歌般的幸福和温暖,而不是在熙熙攘攘的尘世迷失自己;音乐上,陶喆自然表现了更多的自信,尝试更多的曲风,让人看到和欣赏到他多方面的才华。对于音乐感觉,我想没有什么比这句话更加贴切——“陶喆的音乐里有着加州阳光般的愉悦坦率,就像他的人一样。”



『Melody Traces』专题:陶喆三部曲之“黄专”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