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大学李昕升】再论中国超稳定饮食结构!康乾盛世真是番薯盛世?

【中国超稳定饮食结构】

一.为什么提出
近年来历史学界对历史时期外来作物的引进特别推崇
哥伦布大交换、葡萄牙大传播

00:39
二.美洲作物走红
1.研究方法


2.为什么研究美洲作物人多
(1)传入时间较短,五百来年,资料多,方便研究
(2)美洲作物影响大
(3)地理大发现揭起全球化序幕,研究美洲作物方便全球史研究
(4)美洲作物传播多元路径
美洲作物传播时正好是西方海洋帝国崛起的时代,也是中国传统社会海洋丝绸之路的发展高峰。因此研究美洲作物可以和海洋史结合
06:00
三.美洲作物决定论
1.错误点:把美洲作物地位拔得过高,忽略中国自身的精耕细作
ps.典型谬误观点如下图

2.传统社会外来作物传入中国后并没有短时间内拥有重要地位。由于技术、口味、文化因素,国人对新作物适应相当慢。新作物优势往往被忽略,要经历几百甚至上千年缓冲。
3.美洲作物在新中国成立后才发生重要作用
10:47
四.种植制度与饮食文化
1.中国超稳定饮食结构是基于农耕文化的特质。
由于传统农业高度发达,因此传统农作物更适合中国农业体制,适合高产稳产,契合我们的饮食文化等。种种原因决定传统作物在中国相对更稳定更不容易被排挤。最重要因素是种植制度与饮食文化
2.种植制度
与经济效益息息相关
(1)北方
①《齐民要术》—北方旱作体系成熟,精耕细作水平高。
②北方多重两年三熟的麦豆秋杂

(2)南方
①《陈旉农书》—南方水田耕作体系成熟
②多水旱轮作

3.饮食文化:南米北麦,难以改变
4.总结:外来作物传入初期大多观赏药用,很少大量食用。即使大量食用也是迫不得已
14:02
五.外来作物真实历史影响

美洲作物没有那么重要的原因:没有想象的那么高产等
19: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