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怪,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为啥会缺少水下的沉船考古呢?

#2022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揭晓# 啦,我很好奇,全国的十大考古新发现里,为什么没有咱海洋国土下面埋藏的,水下考古沉船考古项目嗫?是咱国家的水下考古涉海项目不重要呢?还是我们水下考古项目,大家不太了解呢?

咱们大家一起来仔细看一下,这个2022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最终获奖的项目都是什么情况?那可以这么形容:一眼“狂飙”万年。
可以说个个这些获奖项目,都是考古界里重量级的考古项目,每一项都在考古学术领域而言,那都是有着非凡的意义。

但是,我们国家除了960万平方公里陆地国土,还有300多万平方公里的海洋国土呢。作为一个全国性质的十大考古新发现评奖活动,如果只有陆地国土的考古项目,而缺少海洋国土的考古项目,我个人觉得有些遗憾的。至少有一个海洋国土的考古项目,从我的个人情感上来讲还是很有必要的。这也能很好地体现中国水下考古,在2022这一年,海上的工作成绩。您觉得呢?

毕竟,中国水下考古,在2022年也做出了像是整体打捞“长江口二号”古沉船,这样极为重量级的考古工作。可以毫不夸张地讲,“长江口二号”沉船整体打捞的水下考古发掘工作,无论是从水下考古技术,沉船整体打捞技术,还是从沉船文化遗存保护本身,都是具有全世界范围内唯一性和最高水平的。中国考古界面对这样优秀的水下考古项目,为啥就没有最终纳入全国的十大考古新发现呢?我真的很疑惑。也替我们水下考古人感到不平!




最后,我想了半天,到目前为止也只想到了,可能是中国水下考古的宣传与科普理念和工作,远远落后于田野考古吧。

打个比方,今年的田野考古,从年初到年尾,以三星堆考古为代表,通过各种方式和媒介,对全国大众进行了全方位的宣传工作。并且,各地的田野考古,也有很多对公众开放,向公众展示考古工作的第一现场、第一视角和相对真实的过程和成果。这些都很好地拉近了考古与大众之间的距离,让大家可以身临其境地感受考古带来的魅力,让大家更加喜欢考古工作和更加关注考古项目。这些好的现象,已经逐渐改变了以往那种考古工作对大众遮遮掩掩的传统宣传风格了。


然而反观中国水下考古,往往是到了考古工作结束的后期,才会让固定某一家媒体报道,而且报道的内容大家能看到的都是官方通稿,而且是几乎所有转发媒体都是大同小异的官方通稿。这样很容易让大众对水下考古工作产生距离感,从而降低了大众对水下考古工作的兴趣和关注度。


也许,水下考古小众化,还有别的原因吧,
希望明年,哦不,也就是今年,多多改进吧……
祝福中国水下考古,越来越好,祝福吧……
恭喜2022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获奖项目:
1湖北十堰学堂梁子遗址

2山东临淄赵家徐姚遗址

3山西兴县碧村遗址

4河南偃师二里头都邑多网格式布局

5河南安阳殷墟商王陵及周边遗存

6陕西旬邑西头遗址

7贵州贵安新区大松山墓群

8吉林珲春古城村寺庙址

9河南开封州桥及附近汴河遗址

10浙江温州朔门古港遗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