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6年 叙利亚坦克出现在贝鲁特街头 强势介入黎巴嫩内战
1976年6月,叙利亚坦克出现在黎巴嫩首都贝鲁特街头,介入巴勒斯坦人(由黎巴嫩的穆斯林支持)和亲政府的基督教民兵之间的内战。

叙利亚与黎巴嫩的特殊关系已有几百年历史。叙利亚将黎巴嫩看作是“大叙利亚”的一部分,对黎巴嫩具有相当的影响力。对于叙利亚介入黎巴嫩事务,无论美国还是以色列都未有异议。

于是在1976年1月,由50名叙利亚军官组成的分遣队被派往贝鲁特,旨在帮助执行交战双方的一系列停火行动中的一项。3月16日,叙利亚要求由叙利亚支持的巴勒斯坦解放军(属于巴解组织的永久部队)阻止左派穆斯林部队向信奉基督教的总统苏莱曼·弗朗吉亚(Sulayman Franjiyah)住处的攻击。

黎巴嫩很快出现了大批叙利亚人。4月9日,大约3000人的叙利亚常规部队进入黎巴嫩。到了5月,黎巴嫩议会选出了一位叙利亚支持的信奉基督教的新总统埃利亚斯·萨基斯(Elias Sarkis)。到了秋天,在黎巴嫩已驻有超过22000人的叙利亚部队。

1978年6月,基督教民兵暗杀了基督教领袖托尼·弗朗吉亚(Tony Franjiyah),他既是黎巴嫩前总统之子,也是叙利亚最坚定的盟友。此事或多或少引起叙利亚人态度转变,叙利亚开始大规模炮轰位于贝鲁特东区的基督教领地,导致无辜平民伤亡,并因此受到广泛谴责。但是叙利亚部队仍然留在黎巴嫩境内。

1982年6月,以色列侵入黎巴嫩,进攻巴解组织用来对以色列发动恐怖袭击的基地,与叙利亚发生冲突。

以色列人同时还朝建在黎巴嫩贝卡河谷(Bekka Valley)的叙利亚导弹基地开火。

6月9日,以色列空中部队袭击了叙利亚防空系统,击毁了17个SAM-6、SAM-3、SAM-2炮兵连。

在激烈的空战中,以色列人击落了25架叙利亚飞机,自己却无一损失,以色列部队随后开进了贝鲁特。

叙利亚与巴解组织被围困在贝鲁特西区,以色列人对其发起炮击。

1982年8月,巴勒斯坦人与叙利亚人准备投降,超过10000名属于巴解组织各方的成员与4000人的叙利亚部队被允许离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