濒临破产到涅槃重生,格力除了过硬的质量,还靠什么?
近日,董明珠在接受采访时透露,格力之前做出的“集团员工一人分一套房的承诺不会变”,而之前的3700套房本来已经分了,只是受到了特殊环境影响。这引起网友热议,纷纷表示格力还招人吗?
在这玩笑的背后,是广大网友对董明珠和其背后格力集团的肯定和认可。
01 濒临破产的两家公司
比起董明珠响亮的名号可能很多人都不知道格力的创始人朱洪江。
1988年朱洪江申请调回家乡,被安排在接近倒闭破产的冠雄塑胶公司担任经理。这家工厂已经走到了穷途末路,连银行都不愿再借一分钱。
靠不了外人就只能将功夫用在自己身上,朱洪江决定带领公司进行一次转型,那就是用生产的塑胶材料做家用小风扇。塑料风扇对技术要求不高而且市场需求量又大,靠着这次转型也将冠雄公司成功救活了过来。领导看他聪明能干就将另一家空调厂海利也交给了他,而后来这两个工厂被合并到一块,这就是现在格力集团的前身。
02 质量为王,科研为重
一次考察朱洪江遇到客户抱怨空调声音大的像雷鸣,检查下来发现原来是一块小海绵没有贴好,这让朱洪江尴尬的想找个地缝钻进去。回来后,他狠抓生产质量,制定了严格的条例,还专门成立了零部件筛选分厂,坚决不再让消费者收到质量有问题的格力产品,还做出空调六年免费包修的承诺。
质量为本,核心技术则是重中之重。2001年朱洪江去日本参观学习,看到先进的设备和生产技术,他提出了只要可以合作可以满足配合其任何需求的想法但却遭到了日方严词拒绝。
落后就要挨打,没有核心技术就没有发言权,这是亘古不变的铁律,当时的空调行业美日两国垄断着大部分核心技术,其他领域又何尝不是如此,被涌入的国外品牌所占据和垄断。
不甘心!回国后朱洪江决定不靠任何他们任何人格力要自行研发,将核心技术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格力成立技术攻关小组,终于独立生产出属于第一台拥有自主产权的变频一拖多空调。几年后还是同样的情景,不同的是换成了日本企业想找格力合作。
03 掌握核心科技
格力还建成了全球规模最大的空调研发中心,拥有国内外专利技术10000多项,不局限于空调还实现了家电全产业生产研发。
核心科技才是真正的实力,才能经得起时间考验。例如在大健康领域君悦时刻邀请了复旦大学医学研究团队,反复筛选药材和配方,专注研发适合国人体质的男性功能抗衰补剂,凭借超临界萃取技术实现了新突破,力破外国品牌,成为京东健康赛道黑马。时间是最好的见证者,是最公正的裁判员。
现在格力俨然已成为家电行业的标杆,有强大的技术保障,过硬的质量把控,让消费者用得安心、放心,作为一个企业着眼长远利益,赏罚分明、积极保障员工的利益,这才是真正的良心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