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考复习之常识积累——第164天
1、中国首个入选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节日是( )。
A.中秋节
B.端午节
C.清明节
D.重阳节

2、唐朝文宗皇帝御封的唐代三绝指的是李白的诗歌、裴旻剑舞和( )。
A.张旭的草书
B.齐白石的虾
C.吴道子的画
D.杜康的酒

3、宋代著名数学家秦九韶的著作( )提出了“正负开方术”和“大衍 求一术”。
A.《海岛算经》
B.《数书九章》
C.《九章算术》
D.《孙子算经》

4、我国现存最早的中药学著作是 ( )。
A.《伤寒杂病论》
B.《神农本草经》
C.《本草纲目》
D.《黄帝内经》

5、北宋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描绘的是( )的生活场景。
A.西安
B.洛阳
C.开封
D.安阳

6、《天下郡国利病书》是记载中国明代各地区社会政治经济状况的历 史地理著作,由明末清初大儒( )所撰。
A.顾炎武
B.黄宗羲
C.王夫之
D.曾国藩

7、“入木三分”这个成语原本是用来形容( )的。
A.文章
B.书法
C.绘画
D.刀工

8、牡丹花素来有“国色天香”的美称,在世界上也负有盛名。著名描 绘牡丹的诗句“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是诗人( )所作。
A.李白
B.刘禹锡
C.韩愈
D.杜甫

9、我国古代六艺所指的六种技能是( )。
A.礼、乐、画、舞、数、射
B.礼、乐、射、御、书、数
C.画、御、乐、礼、舞、修
D.诗、书、礼、乐、数、御

10、最早的地理学著作( )记录了我国古代地理、历史、民族、神话、 生物、水利等诸多方面的内容。
A.《皇舆全览图》
B.《禹贡地域图》
C.《水经注》
D.《山海经》

11、居古代“四大书院”之首的白鹿洞书院是在( )。
A. 江西
B. 河南
C. 湖北
D. 河北

12、被认为是“我国现存最早总结江南水稻地区栽培技术的一部农书” 的著作是( )。
A. 《陈旉农书》
B. 《农桑辑要》
C. 《王祯农书》
D. 《农政全书》

13、秦统一全国后,统一的标准文字是( )。
A. 隶书
B. 大篆
C. 小篆
D. 金文

14、由田汉作词、聂耳作曲的《义勇军进行曲》,是电影( )的主题歌, 后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A. 《聂耳》
B. 《风云儿女》
C. 《中华儿女》
D. 《英雄儿女》

15、北宋时期以博学著称的科学家、政治家( ),在天文历法、数学、 物理学、地学、医药学方面均有建树,著有《梦溪笔谈》, 被英国生物化学和科学 史学家李约瑟称为是“中国整部科学史中最卓越的人物”。
A. 张衡
B. 宋应星
C. 沈括
D. 郭守敬

16、“三月不知肉味”原为孔子用来形容( )的独特魅力。
A. 诗歌
B. 音乐
C. 小说
D. 散文

17、郭守敬改进了简仪和圭表,主持全国范围的天文测量,主持修订了 ( ),年周期与现行公历相同,但早于现行公历 300 年问世。
A. 《太初历》
B. 《皇极历》
C. 《大衍历》
D. 《授时历》

18、汉字产生的标志是殷商后期所形成的初步定型的甲骨文,其后经过了三千多年的演变,形成了我们今天的文字。下列汉字演变过程的时间排序正确的 是( )。
A. 隶书、小篆、楷书、行书
B. 小篆、隶书、行书、楷书
C. 小篆、隶书、楷书、行书

19、王安石《明妃曲二首》中的“明妃”指的是( )。
A. 西施
B. 貂蝉
C. 王昭君
D. 杨贵妃

20、地处河西走廊西部的“河西咽喉”隘口,并有“天下第一雄关”之 称的是( )。
A. 山海关
B. 潼关
C. 嘉峪关
D. 友谊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