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鲜”为何成为食品赛道“高频词”?是概念还是趋势?

新消费时代,“新鲜”正在成为链接生厂商与消费者的新路径。这一特征在食品赛道尤为突出。
近日,在60多个国家进行的一个涉及3万名消费者关于食品饮料中消费者最关注因素的调查中,新鲜度荣登榜首。艾媒咨询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生鲜电商消费者产品消费因素调查中,近6成消费者选择生鲜食品要求新鲜,品质好。
从市场具象来看,新鲜亦在大行其道。近年来,新鲜牛奶、新鲜坚果、鲜啤,以及鲜榨饮料等,正在充斥着人们的生活。值得思考的是,新鲜,为何会成为消费者选择食品的重要维度?食品饮料企业们,在面对“新鲜浪潮”来临之时,又做了什么呢?
01
“新鲜”风正盛

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询)数据显示,在2023年中国生鲜电商消费者产品消费因素调查中,58.1%消费者会选择生鲜食品新鲜,品质好 ,54.3%消费者会选择 生鲜食品安全可靠,45%消费者会选择商品保质期新鲜,33%消费者会选择商品品质有保障,29%消费者会选择商品种类多。
消费者为何会“迷恋”新鲜食品呢?
研究人员认为,一般而言,食物越新鲜,营养越充分。保质期长,杀菌的同时可能把个别营养物质也破坏了。而且保质期长的食物,一般会添加防腐剂,加了防腐剂,又可能影响色泽,以至于加更多添加剂。
现实来看,我国居民生活质量的提高,驱动消费观念升级。消费者开始在“美味”“便利性”基础上,追求“健康”、“快捷”、与“安全”。因此,更加新鲜的产品正逐步成为市场的主流消费趋势。
面对新消费需求,生产商们亦是“积极回应”。如食品行业中,零糖、减糖、低盐、低加工、无添加、功能性等趋势的兴起和成熟,都是食品赛道“新鲜走向”的重要体现。
具体表现如良品铺子打出“新鲜零食”战略、洽洽食品的“新鲜坚果”、桃李面包的“新鲜送达”品牌定位等,以及靠着新鲜健康优势开辟新赛道的鲜炖燕窝品牌小仙炖、零糖饮料“黑马”元气森林等。
值得一提的是,在食品赛道,若评比追求新鲜最“卷”的赛道,乳制品赛道或可当选其一。如三元食品推出极致牛奶、72°鲜牛奶;飞鹤乳业的“两小时生态圈”;卫岗乳业的“卫岗至淳5小时鲜牛奶”;光明乳业的“莫斯利安”等,均是企业不断深耕“新鲜战略”的成果体现。
有业内人士坦言,乳业对新鲜的探索体现在让挤奶和送到加工厂的半径大大减小,乃至精准时间到送到餐桌,真正意义上体现了新鲜定义了人们的食物。
02
新鲜背后的全产业链角逐

毋庸置疑,近年来,新鲜的食品受到越来越多的消费者追捧。在面对“新鲜”潮来袭之时,食品饮料企业们是如何“交卷”的呢?
事实上,企业在新鲜食品赛道角逐,不仅需要产品创新满足消费者日益增长的需求,也倒逼着企业解决产品的产业链条。其中,考验的是企业对产品品质的稳定性、安全性以及及时性等方面的把控。如在乳制品行业,三元食品先于行业完成了全产业链建设,卫岗乳业建立起强大的冷链物流系统等。
不可回避的是,如今的市场不确定性增加,供应链问题频发,市场上也不乏一些打着“新鲜、健康”口号的产品,“劣币驱逐良币”现象时有发生。如此,良性的食品饮料企业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那么,作为消费者,我们该如何界定“新鲜”以及选择真正“新鲜”的食品呢?
《辞海》中如此释义“新鲜”一词,新鲜是指刚生产的,未变质、未污染或未加工的,如山里空气很新鲜。
分析人士认为,需要注意的一个信息是,时间并不是定义新鲜的主要概念。如今保鲜技术越来越先进,也保障了食物的新鲜度。不过,业内人士认为,选购时尽量选择大品牌,一般大品牌的保鲜技术更成熟与先进。
如此来看,新鲜成为消费者“高频选项”的同时,消费者要擦亮眼睛,避免陷入“新鲜陷阱”,行业想要营造“真正新鲜”的消费环境,亦任重道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