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斯第一帝国灭亡实录;【前(334-330)-编年史49】

《古兰经》第十八章中提到了一个名叫左勒盖尔奈英(Dhūl Qarnayn,意为“长着双角的人”)的神秘人物。据说真主安拉赐予左勒盖尔奈英对世界的统治权,使他能够到达世界的东西两端。后世大部分伊斯兰学者认为左勒盖尔奈英的形象其实就是伊斯坎达尔(Al-Iskandar),即亚历山大大帝,而双角则意味着亚历山大对世界的两半的统治,即欧洲和波斯。

亚历山大的路线
334BC
齐威王、魏惠王会于徐州以相王。
越王无强攻打楚国,楚大败,越王乘胜尽取吴故地,东至浙江。
亚历山大率领三万两千士兵进入波斯,其中一万四千人是马其顿人,其余来自其他城市。
波斯各总督在泽里亚聚集,商量对抗入侵的马其顿人,波斯人首先提出焦土战术,说波斯大军应该撤退,烧毁一切供应,再派出海军攻打马其顿领土,但被否决。
格拉尼库斯河战役:亚历山大的马其顿大军击败波斯大流士三世,大流士的儿子、女婿全都战死,小亚细亚几个总督全部战死,波斯皇帝的希腊雇佣军也惨遭屠杀。萨迪斯向马其顿投降。
大部分小亚细亚的城市都向亚历山大投降,米利都因为拒绝亚历山大的统治被围攻并被征服。小亚细亚地区成为马其顿领土。
希腊哲学家芝诺出生。

芝诺
333BC
楚威王攻打齐国,围徐州。
秦惠文王任命阴晋人犀首(即公孙衍)为大良造。
伊苏斯战役:波斯与马其顿的重要一战,马其顿大获全胜,阿契美尼德王朝迅速衰落,波斯皇帝大流士三世逃走,大流士的家属得到亚历山大的优待。
亚历山大开始入侵叙利亚和腓尼基地区,目的是消灭波斯海军,腓尼基许多城市向马其顿投降。
西顿(黎巴嫩西南部港市)等城市被亚历山大征服。
大流士写信给亚历山大寻求和平,亚历山大要求大流士无条件投降。

332BC
秦惠文王联合齐、魏一起讨伐赵国。赵王遣苏秦去燕国,联合其他国家一起抗秦。最终赵国通过放水灌齐、魏之师,齐、魏退兵
齐王攻打燕国,取十城。
大流士第二次写信给亚历山大,希望停止战争,为此他可以支付大量赎金,并割让底格里斯河以西的领土,但被亚历山大拒绝。
马其顿向南攻击加沙,围攻两个月之久,期间亚历山大肩部受伤。
亚历山大进入埃及,埃及没有抵抗就投降了,并视马其顿为解放者。至此,整个地中海西岸都划入了马其顿帝国。亚历山大在冬天重组了埃及政府,其中行政机构由埃及人担任,军事机构由马其顿人担任。
11月14日,亚历山大在埃及举行加冕礼,亚历山大成为了埃及法老,埃及众神之王。
亚历山大在埃及最北边、沿地中海建立了新的城市,亚历山大港,之后修建了世界7大奇迹之一的亚历山大灯塔。
伊庇鲁斯在击败了萨谟奈人和卢卡尼亚人后,与罗马达成和平协议。

亚历山大港
331BC
雕阴之战:秦国公孙衍和魏国作战,秦国获胜,斩首八万,魏国将军龙贾被俘虏
高加米拉战役:10月1日,亚历山大的马其顿大军再次击败波斯大流士三世,亚历山大继续推进占领了阿贝拉(古波斯城市),大流士率领大夏骑兵逃到了米堤亚(亚洲一古国) 。亚历山大将波斯变为了自己的行省。
斯巴达组建反马其顿同盟,他们在克里特岛建立了反马其顿的基地。
罗马与高卢人达成和平协议。

马其顿vs波斯-卢浮宫
330BC
魏献少梁于秦。
1月30日,马其顿进入波斯王室所在地波斯波利斯,由于看见了很多被波斯搞成残疾的希腊战俘。亚历山大怒火中烧,将城市洗劫一空,大流士的宫殿被烧为灰烬,城市也被废弃。
波斯门战役,波斯最后的总督阿里奥巴尔赞Ariobarzan率领700波斯神圣士兵与17000名马其顿在波斯门做最后一搏,战斗持续了30天,波斯神圣士兵全部阵亡,历史学家称阿里奥巴尔赞为波斯的列奥尼达。

波斯门
7月17日,大流士三世在逃跑过程中被骑兵指挥官杀死,然后把他的尸体扔在野外。波斯阿契美尼德王朝灭亡。
亚历山大举行了胜利仪式,接受了波斯希腊雇佣军的投降,并任命了一些前波斯官员。
亚历山大穿过了厄尔布尔士山脉到达了里海,很多山地部落成为了王国的子民。
亚历山大在赫拉特(阿富汗西北部城市) 建立了第二个亚历山大港。
马其顿的希腊总督与色雷斯城邦组成联军攻击斯巴达,斯巴达王阿吉斯三世被杀死,反马其顿联盟宣告破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