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欢迎度
受欢迎度(Popularity)
到了儿童中期(6-11岁),受欢迎度变得越来越重要。孩子们花更多的时间和其他孩子在一起,而且伙伴们的观点极大的影响了他们的自尊。童年中期的同伴关系是今后社会适应能力的有力预测因素。受欢迎的学龄儿童将来到了青春期可能发展成更好的社会适应能力。那些与同龄小伙伴相处困难的人更容易出现心理问题,过早辍学,或发生违法行为。
受欢迎的儿童通常有很好的认知能力,高成就感,善于解决问题,乐于助人,充满自信但没有破坏性或攻击性。他/她们值得信赖,忠诚,自我表露并对别人提供情感支持。他们优秀的社交能力使其他人喜欢和他们在一起。然而,这种情况并非普遍正确,有些攻击性和反社会人格的男孩会成为班级里最受欢迎的人,这表明流行程度的标准(criteria)各不相同。在一项针对“被拒绝”的四年级学生的研究中,好斗的男孩往往在五年级结束时获得地位。这表明,在前青春期,孩子们回避老师或大人的违规行为可能被看作是“酷”或“有魅力”的(不成熟和错误的价值观)。
儿童不受欢迎有很多原因,其中有些可能无法完全控制。但是有些不受欢迎的儿童具有高度攻击性,有的过度活跃,有的注意力不集中,有的过于孤僻(自闭)。其他人表现得愚蠢、不成熟、焦虑和不确定,他们往往对其他孩子的感受不敏感,不能很好地适应新的情况。有些人表现出对和其他人成群结队的过分兴趣。一些不受欢迎的孩子期望不被喜欢,这将变成一个自我应验的预言。
通常在家庭中,孩子们习得的行为会影响受欢迎程度。权威型(authoritative)养育的父母往往比专制型(authoritarian)养育的父母有更受欢迎的孩子. 如果惩罚专制型父母的儿童,他们很可能会威胁其他孩子,或者表现出对其他孩子刻薄的行为。
同样在中西方文化中,他们是学术成就和社会能力之间的双向联系。成绩优异的学生往往受欢迎,社交能力强;适应能力强、受人喜欢的孩子往往在学校表现出色。一个不同之处在于,羞怯和敏感在中国很受重视,但在西方文化中却不受重视。因此,表现出这些特质的孩子在中国更受欢迎,至少在儿童中期。
*译文来自原著《发展心理学》, 作者戴安娜·芭芭拉(发展心理学博士,威斯康星大学教授,大学教材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