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存在主义(一)胡塞尔与现象学

2023-03-16 20:43 作者:我好蔡亚  | 我要投稿

个人见解 我们大多数人或多或少都思考过一些问题,即“对于我们自己来说,人和世界所存在的意义究竟是什么?”或是说“人到底有没有真正的自由”,而这些问题的最终指向大多会是“存在主义”,存在主义所带来的也正是对这些问题的阐释和研究。 现在,让我们从头开始,从存在主义的发展历程中剖析出它在不同哲学家之中的不同形态,并以此更全面地认识“存在主义”哲学。 (一)存在主义的地基:胡塞尔和现象学 说道存在主义和传统哲学最大的区别,恐怕就是存在主义的哲学思考是建立于 每个人或个体本身的生存中的感官和情感体验上了,这种基于人生存的体验而产生的哲学最早被命名为existentialism,直译过来其实应当被称作“生存论”。 这一点就很有意思了,因为我们都知道,这种观念的最早发源其实是来自胡塞尔所提出的“现象学”,那么何谓现象学呢?从认识论的角度来说,现象学并不是研究传统的意识和物质之间关系的学说,现象学所研究问题的是‘物质 是如何向意识显现的?’。 认识论:指研究我们是如何认识这个世界的学说,是哲学研究上第二个根本范式。 在研究中,胡塞尔认为我们不能把这个世界看作完全独立于我们的死物,而是将其视作真正存在的和显现着的活着的现象,我们的主观意识也应当和认识对象和时刻关联起来,从而使我们注重研究主观意识和物质对象中关键的连接——感官体验。从这里,我们就能看到存在主义的地基和根本所在。 实际上,在此前的哲学发展中,哲学家们总是在用理性的方式探究世界,他们总是渴望总结出世间所有事物和这个世界运行的普适性规律,从而假以一种抽象的方式认识这个世界,像柏拉图和贝克莱这种观念论者,大多都认为我们所处的感性世界中获得的任何信息都是无用的,只能依靠天赋理念;即使是感觉论唯物主义者和经验主义者这种重视感官体验的哲学家,也都只是重在探究理性层面的感知,即从感官体验总结出世界的客观规律,而非现象学所研究的纯粹的感官体验。 观念论者:即唯心主义者,这里指只注重超感性世界天赋理念而忽视感官体验的古典形而上学家。 感觉论唯物主义者:认为所有知识只能从感性世界中获得 经验论者:认为我们只能通过对现象的认知和归纳的经验认识这个世界 在现象学出现之前,认识论几乎已经停滞了发展,自从大卫休谟的出现,用他的怀疑主义阻断了认识论发展的两条主干:经验主义和唯理论(理性主义),在大卫休谟敢于砸碎一切预设的怀疑主义下,这两条道路都陷入了无法自洽的窘境,即使后来的康德和黑格尔都宣称自己已经解决了这个问题,但实际上他们都只是回避了问题。 轮到胡塞尔时,他否认了当时哲学的研究方向,他认为我们不应该为这个世界去寻找一种抽象的,普适性的原则和本质,因为他觉得我们从现象中得到的所谓的本质永远不能超脱于现象而存在,而我们理性的思考应当被限定在我们所能感知的现象之内,即从身边一切事物中发掘出我们想要的哲学,而非从现象中挖掘出什么虚无缥缈的本质之类。 胡塞尔其实并不反对事物的本质性,而是觉得事物拥有普适性的本质是荒谬的事情,而是从现象的入手,从最直观的感官经验出发追求事物的本质,而是主张将所有我们不能或者未能感知的东西悬置起来,不去加以它们讨论,从而朝向事物本身,我们的感知是意识直观到的现象,而不仅仅是物质和意识之间的决定关系。 到了这里,相信各位也能感受到现象学的基本体系,但是我们现在要做的不是深度剖析现象学,因为它只是一个跳板,帮助我们打开存在主义思考方式的跳板。

存在主义(一)胡塞尔与现象学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