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小辞典》7.34 社会
【本文转载自吉林人民出版社1983年 仅供学习参考】
34、社会
以一定的物质生产活动为基础而相互联系的人们的总体,是人们交互作用的产物。社会的发展有其客观规律性,它是不依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物质资料的生产是社会存在的基本条件。人们在生产中形成的与一定生产力发展状况相适应的生产关系,构成社会的经济基础。在这个基础上产生与它相适应的上层建筑。一定发展阶段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构成一个具体的社会。马克思指出:“生产关系总合起来就构成为所谓社会关系,构成为所谓社会,并且是构成为一个处于一定历史发展阶段上的社会,具有独特的特征的社会。”[i]每一个具体的社会,都标志着人类历史发展中的一个特殊阶段。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是社会的基本矛盾。它推动着社会向前发展,使社会从低级形态向高级形态发展。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ii]等五种社会形态,就是社会历史发展中的各个不同阶段。
注:
[i]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第363页。
[ii] 社会主义是它的低级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