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未成年人绕行,这是今年最疯狂的片子

2018-12-26 19:40 作者:英国报姐  | 我要投稿

提到高智商的连环杀手,你会想到谁?

《沉默的羔羊》中优雅的食人魔汉尼拔、《七宗罪》中的约翰·杜,还是《美国精神病人》中有双重人格的帕特里克·贝特曼?

电影为我们创造了很多经典的反派角色,他们大多天赋异禀、精通此道,是完美的罪犯。而同类型影片看久了以后,观众们也渐渐总结出了一些惯用套路。

但今天要介绍的这部电影将颠覆这些桥段,你不再是“预言家”,你绝对猜不到下一步要发生什么

这部影片就是——《此房是我造》

The House That Jack Built


影片的导演是拉斯·冯·提尔,也是“争议”二字的代言人



他有无数奖项加持,身体力行告诉人们什么叫疯子和天才只有一线之隔。

时隔7年,他带着新片重返戛纳,却被媒体报道称“100多个观众愤怒退场”、“受到女性主义者抨击”、“遭到动物保护组织抵制”。

而在观看了这部影片之后,也许你就能理解为什么这部电影会有如此大的争议。

故事发生在上世纪70年代的华盛顿,男主角Jack是一名有着高度洁癖和强迫症的建筑师。

影片以对话的形式展开。黑暗之中传来了主角Jack和一位叫维吉的老人交谈的声音。Jack随机挑选了5个出自他12年犯罪生涯中的案件进行叙述。

第一起事件

犯罪的开端

偏僻的公路上,一个女人因车子的千斤顶坏掉向Jack求助。在开车去修车铺的路上,女人一直喋喋不休并直言Jack像连环杀手。Jack在冲动之下用千斤顶(jack)杀掉了她,并从此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


第二起事件

青涩的罪犯

Jack开始有计划的杀人。然而和其他天才罪犯相比,他显得无比笨拙。


漏洞百出的说辞


无法一击致命的杀人技术


洁癖和强迫症逼迫他多次重返犯罪现场,只为确认现场是否完全打扫干净


冒着被人看到的风险,明目张胆的拖行尸体,留下一串血迹...

然而讽刺的是,宛如神迹出现,一场暴雨洗刷掉了他留下的所有痕迹。

他开始在杀人和艺术之间建立联系,并为自己起名Mr. Sophistication(高雅/诡辩先生)。

第三起事件

家庭对犯罪的启发

杰克用猎枪打死了两个孩子和他们的母亲。他的胃口变大,和之前简单地为尸体拍摄负片不同,这次他的“艺术”作品更复杂也更“宏大”


第四起事件

爱情对犯罪的启发

不同于最初的笨拙,杰克变得极为了解人的心理,他的演技大幅度提升,并对杀人这件事游刃有余。他用尖刀杀死了与自己相爱的女人,割下乳房并做成了钱包随身携带。


第五个事件

终极“艺术品”的诞生

为了致敬二战时期德国士兵们想出的处决计划,Jack绑架了很多不同种族的男人,到他此前一直用来隐藏尸体的仓库。他要用一颗子弹击穿所有人的脑袋。


然而在仓库的里间他却见到了,从影片一开始就一直和他对话的维吉


在此之前,Jack一直尝试着自己建造一栋房子,但对材料的不满意使他无数次推翻了已有的构想和成果。


维吉建议Jack,用那些倾注了他精力与思想的材料来试着建房子。

于是,一间由尸体搭建的房子被建成了。


而这间屋子的正下方,是通向地狱的入口。

维吉带着Jack一路前行,接着,影片中最为震撼的一幕出现。


这一场面致敬了德拉克罗瓦1822年的油画作品——《但丁的渡舟》,它描绘的是但丁和维吉尔共渡冥河的场面。


此刻,维吉就是维吉尔,是但丁的引路人。然而身着红袍的却不是但丁,而是化身撒旦的Jack。

最终,Jack没能禁受得住诱惑,企图翻越天堂和地狱之间的沟壑,却坠入了岩浆瀑布。


就像他自己说的,“光源在底片中是至深的黑暗”,罪孽深重的他也终于化身邪恶的光点,将自己变成了极致的艺术。


正如前面提到过的,这是一部让人无法预料的电影。

我们习惯了顶尖的正邪交锋、习惯了每个罪犯都有悲伤的童年。

但是这些惯用的桥段在冯提尔的手下全都消失不见了,我们甚至连一个传统意义上的正面人物都找不到。

影片讲述的就是一个罪犯的产生、成长和自取灭亡


正义也许不会降临,恶不一定会有恶报。

影片采用手持镜头拍摄的方式,这也是冯提尔在道格玛宣言中唯一坚持至今的习惯。

在这部电影中,手持镜头的晃动和失焦打破了电影和现实的界限,虚实交替的画面营造了一种近距离的错觉,让观众有强烈的参与感

在这种氛围中,一个面部特写就足以构成深入骨髓的恐惧。

而对于画面的捕捉,他延续了《狗镇》中重视结果,忽略过程的做法。


所以无论是射杀孩子还是割乳房,他只给你一个轻描淡写的结尾,观众想象的恐怖画面并没出现,它远没有媒体宣传的那样“重口味”。

作品的信息量极为庞大。艺术宗教哲学历史,如果没有足够的知识储备,很难跟上影片的节奏。

影片中有对威廉·布莱克的两首诗歌《老虎》与《羔羊》的重解,有加拿大钢琴演奏家格伦·古尔德弹奏钢琴的影像,有“遗迹价值理论”,有众多画家的名画作品,有杀人机器斯图卡轰炸机,等等。


而导演聪明地采用了分段式的叙事结构给了影片一个稳定的框架,在这个基础上,即便大量信息涌入也不会产生错乱。导演为观众提供了所有素材,由他们自己去选择意义。

这部电影在豆瓣上评分7.7,IMDb评分7.1,而烂番茄指数只有60%。


可以看出国内外观众对它的评价有一定差距,除了大家各自的评判标准不同外,不同的价值导向可能也有着很大影响,有时跳脱出自身信仰,才更能客观评价。

拉斯·冯·提尔在真实生活中总是说谎,但好在是个诚实的导演。

自负、疯狂的他再次涉身黑暗、踏入人性的禁区。他不允许你有美好的妄想,强迫你思考,影片开始的瞬间,他就是你情绪的主人。

就像片尾曲《Hit the road Jack》的轻松旋律响起时,刚被变态杀戮“虐待”过的你,还是会不自觉的跟着哼唱。


未成年人绕行,这是今年最疯狂的片子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