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妈花3000块,给我的微信头像开光

互联网时代,迷信一直都没有消失
互联网造神的速度也堪比5G网速
从转发鱼形锦鲤
再到转发人形锦鲤
“转发这个信小呆,下半生都不用工作了”
“转发这个杨超越,不用努力也会得满分”
一到大型考试的时候
我们就能看到各样的锦鲤开始刷屏泛滥
甚至在程序员的办公室,也搞起了迷信, 雍正就因为专治八阿哥(BUG)而被挂在程序员办公区。
作为许多互联网公司的命脉,服务器的稳定是重中之重,因此服务器开光也成了重要一环。为了达到预期效果,他们有的就直接抬着服务器去寺庙进行开光,并由程序员全程护送,简称原产地直供,更安全。

其实传统的算命生意也在与时俱进,大仙们早已在互联网时代混的更加风生水起了。例如前段时间落马的自媒体「神棍局」,微博和淘宝等平台上扎堆的在线占卜看相的商家,甚至上海的静安寺也推出了祈福小程序,微信扫码,人们即可自助请香。
闺女,把头像换了,用猫与你的老鼠属相相克。
儿子,不要用别人的脸做头像,这是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
崽崽,快换头像......
曾有一位网友吐槽说,她的妈妈花了3000块,在寺庙给她求了一个微信头像,据说换上之后能带来好运,而且还附赠了一个有幸运数字的电话号码,真是良心商家啊。在互联网算命时代,真的是无奇不有,无所不能。

为什么在知识纵横的互联网时代,迷信依旧存在呢?而且迷信似乎还有了更大的传播平台,去年刷屏的信小呆、杨超越、王思聪就是很好的证明。《 南方周末》记者方可成曾在《拜锦鲤教》一文中解释说,这是因为科学和理性都无法让我们获得对生活的完全控制感。
可能是现实世界我们过于焦虑,处在一个对自身前途未知的状态,于是我们希望通过某种寄托,以获得内心安宁与希望,甚至现实世界的转运和拯救。
但是现实世界不就是因为未知,才具有挑战性和趣味性吗?我们不要提前背上对未来的担忧,负重前行,而是要把精力和心思放在当前要做好的事,全力以赴就可以了!
你做三四月的事,在八九月自有答案。

最理想的生活状态是,“把自己的担心、不安都交给锦鲤,我们只管努力向前就好”。与其花3000块钱给微信头像开光,不如给辛苦付出的自己多买些好吃的!努力提升自我,比花多少钱给微信开光都有用。
努力,好运自然会降临。

关注我,福利和干货,你永远不知道哪个先来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