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深海粉丝能为我解惑
作为一个粉丝口中的黑子,我就不能理解两点所以一直在喷。
1大量掺入的恶心人的笑点,脚盆搓海精灵挤出绿色粘液加进菜里,海獭吸起地板上的绿色粘液吐进痰盂送给客人,还有火锅涮鞋吃进去又穿回去(这个别和我说是伏笔,明明有其他更好的处理手法,偏偏选了个最烂的)可能是个人性癖吧,毕竟哪吒里也有喝鼻涕这种桥段。但是我胃浅,我接受不了。哪吒里的那段很快就过去了,深海里的粘液疙瘩汤让我恶心了半小时,我带进去的奶茶一口没喝。
2 电影结尾直接打出“醒醒吧,散场了”对本人来说观感极差,情绪堆叠到最高峰的时候一盆水浇下来,告诉你你看的是个电影,别代入了,带着你的东西出去吧。作为一个电影每次都看完演职人员表的人来说真的感觉难受,如坐针毡,所以看完绘本部分我就直接出去了,出去之后和朋友吐槽了半小时。
如果有好心粉丝给我解释一下这两点的用意是什么,或许能让我对这个电影改观一些吧。😃
除此之外,结局参宿获救以及家人感情生硬转折的ppt我能理解是为了过审的让步。剧情上让我在不满的点可能主要在“妈妈”这个形象的塑造,为什么一个那么爱女儿的妈妈,会在离婚后就对孩子不闻不问?原因呢?是另寻新欢还是生了二胎?毫无交代,妈妈就像是一个符号,一个给参宿带来痛苦的符号,除此之外没有其他用处。因而我没法真正的共情参宿的痛苦,模糊的交代让我以为她的救赎会是“妈妈”,又或者南河的存在就是“幻想中的妈妈”。所以当最后转折出现的时候让我觉得好普通,原来南河就是南河,一个突然出现被无辜卷入的路人,原来前面的伏笔和“妈妈”毫无关系——咦?电影前半部分在强化的主线不是“找妈妈”吗?妈妈呢?最终妈妈出现在了ppt中。只是一个剪影,甚至有可能是参宿的幻想(因为我曾看到一种解读方式,说参宿已经死了,最后的ppt尽是她的幻想与梦想。)。这贯穿电影的主要任务,最终就落得这么一个不轻不重的结局,仿佛写作文离题万里最后一段强行引回主题,烂不会比跑题作文烂,好又肯定说不上好。
五分制,两分,一分给失踪的主线,一分给我抽痛的胃,一分给我80元换来的非沉浸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