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英国2.5英寸反坦克炮,犹如粮食放大器的军用版
二战时期的英国在反坦克武器装备研发方面犹如哈士奇一般智商不在线,抛开17磅炮这样常规的经典装备,其他诸如74号黏性反坦克手榴弹、PIAT反坦克火箭筒等一直被人吐槽,不过今天我们来聊聊另一款同样让人乍舌的装备——2.5英寸反坦克炮。

与其他反坦克武器一样,2.5英寸炮也是法兰西战役后英国搞的一系列武器研发项目之一。这是一个想象力大爆发的时期,英国为了快速获得可靠的装备,放松了武器装备的研发,许多官方、非官方的项目被申报到有关部门进行登记,审查其可行性后安排实验。
来自美国的Robert Harry Northover警官研发了2.5英寸炮,这是一种近似于用自来水管子制造的武器。它有一个空心管组成的三脚架或四脚架,火炮架在上面可以环向360°调整,以及大幅度的俯仰调整,操作和带脚架的重机枪差不多。

火炮炮身就是一根无缝钢管,尾部有一个简易的炮膛,它没有传统火炮的闭锁机构,反而和我国传统的爆米花机(粮食放大器)密封盖结构相似,一块翻盖式的炮闩配上一个带弹簧的卡扣,这就是炮膛了。
火炮发射结构也很奇葩,打开炮膛后首先装填炮弹,炮弹采用分装式结构,既可以发射用于反坦克的空心装药弹药,也可以是一枚拔掉保险的手榴弹(不过要小心翼翼的塞进炮膛),然后往炮膛塞入一个带有金属外壳的柱状发射药(内装黑火药),关闭炮膛后还需要再在炮闩中心放一个火帽,利用炮管上方的简易标尺瞄准目标。炮管下方一段向后延伸的握把结构,上面有简易到极致的扳机,射手瞄准好目标后就可以扣动扳机,击锤撞击火帽进而通过引火孔引燃发射药。

如此简陋的结构当然谈不上承受多大的膛压,火炮全重约27千克,炮管长0.914米,炮口初速度60米每秒,最大有效射程约250米,炮弹飞出去基本就是一条弧度很大的弧线,命中目标需要依靠射手丰富的操作经验。
大约在1940年中期,2.5英寸反坦克炮获准在丘吉尔面前展示,不知道是不是当时的英国被逼急了,这种简陋的装备居然获准生产,好在它只少量装备给常规军,主要是本土的国民警卫队使用,用来抵挡可能发生的登陆战。

这种武器简单易生产,到1943年停产之时已经生产了至少10000门,这数量也是非常可观了。
在实际使用中该炮出现很多问题,除了本身“感人”的精度问题,它还存在后膛结构不坚固,经常出现破裂甚至炸膛等糟糕情况;火炮用黑火药发射,射击后烟雾缭绕不仅暴露自身位置,还影响下一轮射击;炮弹威力过小,实际有效射程只有约100~150米,达不到设计预期的250米,就算达到了也不过如此。

以2.5英寸炮的性能来看,它无论是射程、杀伤力还是精度都没什么优势,与其装这么一门三十公斤的火炮,不如给士兵多配点枪榴弹发射器。英军对它也没什么好感,据说英国常规军没有一个人认为这玩意儿能有效作战,只有忽悠那些国民警卫队的志愿者。

随着战事的推进,英军前线逐渐稳固住阵脚,不仅登陆本土的战斗可能性越来越低,而且前线许多QF 2磅炮被QF 6磅炮替换下来,本土可以用这种更加专业的火炮执行防守任务,2.5英寸炮就很快消失了,很可能都回炉重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