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思想的影响


思想 ,一般也称“观念”,但我认为思想和观念的并不完全相同,思想高于观念的所属范围,思想所涵盖的内容更广,更丰富。中国文字是从象形文字演化而来,思想从象形角度来分析,就是所思、所见、所做的综合作用,最后形成了一种独立于社会,以及其他个体的认识,而这种认识又会反作用于一个人的生活,影响一个人的抉择,最终也会因思想影响一个人的人生,而我们对一个人的评价也是基于思想作用于个体所表现出来的行为,言谈,本质上无论是道德修养,还是为人处世,其实都是在评价一个人的思想。
一个人从记事起,也就是说有了对世界的感知和基本的认识开始,就开始有了自己的思想,这也是一个人思想的建立初期。应该说是一个重要的阶段,在个人还没有形成完整的认识世界的方式,没有探索到一个正确并且适应于自己的感知方式,那么初期的思想意识的建立将会在以后的十几年的时间里一直影响着一个人的发展,也就是到了高中阶段,有的人晚一点会到大学阶段,这也就是为什么会出现同样的年龄,同样的环境,学习成绩却有巨大差异,有的人进了名校,有的人进入二流三流学校,也有的人无学可上,被迫在外打工。
这一现象的出现就是思想初期建立的重要性,很大程度上都是由一个家庭的环境所决定,这也是为什么前几年前,网络上《寒门再难出贵子》这篇文章受到很多人追捧的原因,因为大部分人认为,二十多岁的时候,也就在大学阶段,或者说是大学毕业之后这个时期,如果没有达到足够的高度,就很难再有任何成绩,也很难再达到同龄人的高度。对于这样的观点,我是不赞同,因为这只思想建立初期的影响,并不能因此而断定一个人的人生高度。
思想建立初期的影响只能到大学毕业之后,甚至有的人在大学阶段,通过自我的认识,不断的分析和实践,已经形成了一种属于的系统方法,也就是已经摆脱家庭因素的影响。这个时候,就是我们常常所说的有的人看似平平,毕业后人生突飞猛进,让人惊讶又羡慕,这一阶段,有人来的早,有人来的晚,一方面取决于个人的努力,另一方面也要看个人的悟性。
说到悟性,不得不说小学时代老师要求背诵的文章,虽然当时并不理解,但随着年龄的增长,知识的积累,有一天就会瞬间顿悟,其实这个和佛家所讲的顿悟有一点点的相似,所以不得不说积累才是最重要的,只有达到一定的量,思想才会发生质的改变,才会找到自己独立的思想方法,形成独立的思考能力。
过了二十多岁,接近三十岁的时候,大部分人会停止脚步,也就是说思想达到了一个高度,但已经停止攀升,其中有大部分的原因是因为参加工作,结婚生子,照顾父母,诸如此类的因素,占据了一个人太多的时间和精力,很难再有时间独自安心思考的机会,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大部分在三十岁左右的时候,人生基本就能看到八十岁的样子了。还有一部分人,仍然会抽出时间思考,分析,学习新知识,这一部分人的人生会在四十多岁的达到一个新的高度;之后其中一部分人会因为家庭原因,个人原因,也有的满足于现状,止步于此,只有极少数的的人会一直继续学习,思考,不断达到更高的高度,就是活到老学到老那种人了。
至于为什么没有五十岁或者六十岁出现新的高度,这样的情况会有出现,也只有极少数的人会在沉寂一段时间以后,继续学习新的知识,并加以思考,这样的例子也不少,肯德基的创始人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以及七十多岁老太太发表处女作品,但要达到这样的成就,就需要付出非常人般的努力和勤奋,还要克服种种困难,一般人是很难做到的。
思想的作用只有在重大在抉择时,人们才能看到思想的影响究竟有多大,而日常生活中,思想是附着于日常的行为作用的,我们的行为言谈,都是思想作用形成的一种惯性记忆。思想对于人的一生的影响极其重要,思想的高度很大程度上也决定了一个人的人生,一个人的一生经历都是思想的影响,最后按时间叠加而成,也就是我们所说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