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故事:趟水过河1
村落前方有一小河,常年清浅,但每逢雨季,便会暴涨成洪水,每次暴洪总是将新建起土制桥冲毁。有些村民提议筹资修建一座水泥桥,然而并没有人愿意掏那笔巨款。在这种情况下,杨老汉决定自掏腰包,修建一座悬索桥。他将自己存折上的一万块钱全部拿了出来。老伴虽曾多次阻止却不起作用:“老伴啊,我可是一点儿也不怕麻烦。这座桥若是要修,我就一定 许使用?收费是理所当然的。”

村长听后也没有就此罢手,他语气缓和地说:“老杨啊,趟水过河也是那个时候的情况下才能做的事,现在我们政府开始重视桥梁建设,我们也会尽力给你争取资金,让这个桥免费供乡亲们使用。”
杨老汉并没有答应,他咬紧牙关,只是坚持不收群众一个毛。村民们看出他的固执,也不好再劝。于是,这座吊桥成了一个不收费的私家桥。虽然杨老汉失去了他的收入来源,但他从乡亲们口中得到的赞誉和敬意,已足以填补他心里那所谓的“空缺”了。

过桥!村长拿杨老汉没辙,甩头而去。大伙都说不走杨老汉的桥,让他一分钱也收不到。话虽这么说,可走桥毕竟方便多了,特别是年轻人,也不在乎一两块钱,当天就给杨老汉开了张。过了一阵之后,大家都习惯了从桥上过往,很少有人再冒险去趟水过河了,而且大家也习惯了过桥掏钱.

免费,这叫他们觉得很没面子,就把这事又告到了村长那里,村长这回“软里带硬”、“硬里带软”地和杨老汉商量了半天,杨老汉还是开头那句话:“桥是我自家投资建起来的,凭什么不能收费?国家修路不是还设收费站吗?”到最后村长气急败坏地摆摆手说:“这事我不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