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NR MIMO的校准和评估假设

2021-09-10 10:13 作者:余网优化  | 我要投稿

MIMO校准一般分为三个阶段:

  • 第1阶段:校准可用于检查信道模型和基本波束赋形行为,例如:通过查看SNR/SINR分布

  • 第2阶段:建立基线。校准可用于检查链路/系统级性能,例如:通过查看BLER和频谱效率

  • 第3阶段:校准可用于检查UE移动/旋转/阻塞

本文进一步阐明了第一阶段校准的假设,然后阐述了第二阶段和第三阶段校准的假设。

第1阶段校准

#1链路级接收信噪比

接收信噪比w/波束赋形在信噪比=0dB时的CDF,接收机信噪比采用链路级校准的度量。这里强调,该接收SNR对应于具有线性平均的所有子载波和OFDM符号上的接收SNR。为了覆盖不同的平移角度设置,需要进行大量的下降。

#2室内热点波束的方向

MIMO校准应遵循室内热点中天线放置的12个站点中的1个,该选项已在MIMO校准摘要中提到。这些面板天线放置的孔与天花板垂直,而不是与天花板平行。在这种情况下,垂直于地面的传统天线阵列沿顺时针方向旋转90度,并安装在天花板上,以校准布局。这意味着,根据图1放置阵列的“垂直侧”(即“M”)和(“水平侧”(即“N”)。

一个TRP-TXRU的整个选择性波束应覆盖整个半球,然后选择一个具有适当孔径的波束。根据室内场景的天线布置,建议波束方向在方位角[0,180]以内,天顶处的方向应根据上述天线阵列的放置,而不是方位域的[-180,180]度和天顶域的[90,180]度。

第二阶段校准

#1信道模型

在第1阶段,CDL-A和CDL-B信道都经过校准。为了加速第2阶段的校准,建议一个CDL信道足以进行校准。CDL-A和CDL-B对应不同的场景。CDL-A的主信道方向较少(如室内),而CDL-B的主信道方向较多(如UMi)。建议校准CDL-B。与信道模型相关的其他参数与第一阶段校准相同。

#2波束扫描和选择

将波束扫描引入LLS的第二阶段校准中,对于时变快衰落信道(如多普勒频移)的校准及其对波束选择的影响是必要的。更具体地说,不是同时确定波束,而是应以更真实的方式(例如,几个OFDM符号)对波束测量进行建模。在不丧失一般性的情况下,任何TX和RX波束对的典型穷举扫频可以如下图2所示使用。通过在所有子载波上最大化接收信号功率来选择波束对。

例如,根据表1,过采样因子=2的TRP和UE波束数为X=(4*2)*(8*2)=128,Y=(2*2)*(4*2)=32,穷举扫描时探测波束对数为X*Y=4096;

#3其他参数

根据第1阶段校准假设,下表1总结了第2阶段链路级校准的其他参数。应该强调的是,第2阶段校准的指标是BLER,波束赋形增益作为SNR的函数,范围从-20 dB到0dB,其中选择固定LTE MCS=1。

第三阶段演进

为了检查UE的移动/旋转/阻塞,第3阶段校准是在SLS校准中添加一些附加功能。第2阶段校准的这些假设和指标被用作第3阶段校准的基线。同时,考虑到用于第2阶段校准的相同假设,可以相应地简化校准场景,例如仅选择一个场景:城市宏站(载波频率30GHz)。


NR MIMO的校准和评估假设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