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ardew Valley】星露谷物语山顶农场布局







【引言】
从接触星露谷以来,发现选择山顶农场的玩家真的很少很少,以至于供玩家参考的布局都没有几个,大部分玩家对山顶的评价是耕地少、取水难、发展慢、布局难,其实不然,在1.5版本更新姜岛后,山顶的发展速度也有了保障。我认为山顶农场是最美的农场,这种不对称的美是其他农场所不具备的,开新档时看着被河流分割开高低起伏的山谷,一个布局的雏形在我脑海里已经建构完成了,我也愿意付出更多的时间去打造一个属于我自己的农场。



【摘要】
本攻略介绍农场的外部布局,包括休闲区、工作区、牧区、农耕区和花园。



【各区部分展示】








【上半区总结】
上半区设计为工作区,保证两条主干道干净整洁即可,不需要整太多花里胡哨的内容。

【补充】


上半区大型建筑后铺设一条连接东西的鹅卵石小径,一直延伸到土之图腾柱,小径旁栽有果树,春夏秋三季都会结果。






风车吹动,嗅着花朵和茶叶飘来的阵阵清香。此时,坐在长椅上,抿一口清茶,小憩一会儿,仿佛已经忘却了忙碌的农场生活。







【东侧总结】
没有把牧场安排离家太近,因为比起动物,绿色的植物更养眼,没有动物的嘈杂声只有植物的清香。山顶茶园是这个布局中我第二喜欢的地方,增加的磨坊把花园和茶园连接起来,给山顶增添了一些动态美。把树液采集器放在农场的最下端,冒出来的各种采集品就不会挡视野,并列的树木也起到天然栅栏的作用。











【中部总结】
在中心区域放置大型建筑会显得挡视野,所以选择改造成低矮的鱼塘和休闲区,用花朵、茶叶和果树点缀,在保证功能性的同时也不失美感。







【西侧总结】
农场的西侧为牧区和农耕区混搭,这样不会因为大量的牧草和单一的耕地让人看着单调乏味。动物和植物相互点缀,再以鹅卵石小径和栅栏分割,装饰着西南方大片的面积。

【补充】

牧区下方设置演奏区(tips:长笛块自然放置后发出的第一声,音高为do,之后右键每点击一次升高一个半音,最多点击二十三次。),总共放置14个长笛块。
我选曲《Always With Me》原曲为F大调,由于长笛块音域不够,我选择用E大调演奏,即1=E,用首调唱法记谱,红色加粗数字是低音,花盆位置为空拍,从右往左走进行演奏。
右→左
乐句唱名:12315/32/5/2/163/17
右键点击长笛块次数:16、18、20、16、23/20、18/23/18/16、13、20/16、15
因为人物移动速度受牧草疏密影响,因此演奏的曲速和节拍比较自由,律动随农场的变化而变化。













【山顶休闲区总结】
这是整个布局中我最喜欢的地方,把原计划的伐木林和工作区分散到农场的上下端,腾出的空间可以把山顶装修得更加精致。值得一提的是我用蘑菇树当作雨伞为这片山谷遮阳挡雨,这也是为什么几乎每个休憩点都种有蘑菇。

【补充】
尖塔设置在山顶和家门口,通过回程魔杖与两个传送点连接,配合联机小屋把山顶改造成第二个存档点。















【总结与展望】
山顶农场的布局要领是把大型建筑安放在农场四周,中心尽量布置低矮的休闲区,这样就不会挡视野。蜿蜒曲折的河流和高低起伏的山谷让山顶农场有了天然的层次感,高山上建造磨坊,悬崖边拉起围栏,河流旁栽种果树,这些元素仿佛浑然天成,让人看着不会感到突兀。少建鱼塘,图腾柱分散放。少建小屋,多建联机小屋。少铺地板,多种树,多用牧草点缀,农场才会有生机。
该档为纯净档,没有添加任何mod。九年的游戏内时间,其中三年用在发展,六年时间改造,因为没有参考标准,这是个非常漫长从零开始的摸索过程。如果你有意向参考本布局,请务必准备好大量的纤维。这个布局也还有改进之处,把远古水果田和鱼塘移除腾出的大量空间,会产生更多装修选择的可能。
最后,非常感谢大家能喜欢我的布局,也希望会有越来越多的朋友能选择山顶农场。



